5月30日,瀋陽東中街大悅城人潮涌動。伴隨著傳統鼓樂與國潮歌舞的歡騰表演,2025年瀋陽市端午非遺煥新購物周暨東中街大悅城城市非遺街區正式開街,這也是瀋陽首個非遺街區。
活動現場 供圖 大東區委宣傳部
本次活動以“伴著購物去旅遊”為主題,圍繞端午節慶,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節日氛圍。同時,借助傳統商圈轉型升級,使傳統文化資源與商業新體驗有機融合,打造瀋陽“非遺+商業+旅遊”創新模式。
“非遺+國潮”,傳統技藝變身“年輕爆款”
步入全新開放的瀋陽城市非遺街區,仿佛穿行于傳統技藝與現代商業交織的時空走廊。從室外步行街到室內商場中庭及連廊,特色非遺展位匠心佈局,涵蓋美食、手工藝、健康養生等多領域。
劉氏回陽膏以“藥食同源”理念推出非遺健康飲;李氏糖人吸引親子家庭體驗互動;伊爾根覺羅剪紙和宋氏章牌浮雕則通過非遺衍生品展現非遺的現代生命力。這些傳統項目如今以更貼近年輕人的方式“落地”商業街區,成為打卡熱點。“非遺不再是漸行漸遠的老手藝,而是能玩、能嘗、能帶走的潮流體驗。”一位參與活動的遊客説。
特色非遺展位 供圖 大東區委宣傳部
流量變增量,體驗式消費激活假日經濟
此次端午購物周不僅是節慶活動,更推動著文旅商深度融合。
5月30日至6月2日活動期間,大悅城非遺市集持續點燃節日氛圍,市民遊客還可在深度體驗非遺的同時,享受中街大悅城的購物便捷,“伴著購物去旅遊”,開啟一場“可看、可玩、可購”的文化之旅。
非遺街區使瀋陽又一次通過創新文旅業態,激活傳統商業空間。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非遺與國潮的碰撞,讓更多城市空間成為文化傳播載體,推動“流量”轉化為可持續的文旅消費增量。
特色非遺展位 供圖 大東區委宣傳部
這種將文化展示、互動體驗、時尚消費集于一體的模式,將“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實打實地搬到百姓身邊,讓市民和遊客實實在在感受到瀋陽文旅的真心和貼心。
從“網紅”到“長紅”,推動文商旅深度融合
近年來,瀋陽持續打造具有文化內涵和現代時尚感的文旅新場景、文旅新業態,以創意激活資源、以科技賦能體驗、以“流量”反哺生態,通過非遺街區、非遺國潮市集等新場景,豐富城市文化標識。
從渾河遊船展現的柔美瀋陽,到各大區域板塊釋放的時尚活力,再到此次大悅城非遺街區的文化賦能,瀋陽正以多元業態和豐富場景,構建全域文旅新格局。
此次活動不僅盤活了傳統文化資源,更為傳統商圈轉型提供了新思路。非遺街區作為常態化文化空間,將持續吸引年輕群體,為城市注入持久的文化魅力,助力瀋陽實現從“網紅城市”到“長紅旅遊目的地”的新跨越。(文 金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