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假期,大連市普蘭店區舉辦“粽情千年·非遺有約”端午文化傳承與匠心探索活動,通過非遺市集、文藝展演、研學體驗、民俗互動四大板塊,串聯起千年端午文化與現代生活,吸引數千市民共赴文化盛宴。
非遺市集 供圖 普蘭店區委宣傳部
在非遺市集長廊,20余項非遺項目吸引眾多市民駐足。省級非遺“普蘭店田家黃酒釀造技藝”展位酒香四溢,傳承人現場演示古法釀造工藝,講述百年釀酒歷史;市級非遺“普蘭店剪紙”展位上,剪刀翻飛,端午民俗圖案躍然紙上。市民們在沉浸式體驗中,真切觸摸非遺技藝的溫度,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
非遺文藝展演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兼具傳統底蘊與藝術張力的視聽盛宴,8個非遺項目帶來的9個節目輪番上演。省級非遺“大連新金民歌”與“普蘭店鼓樂”率先登場,高亢的唱腔與激昂的鼓點相互交織,瞬間點燃現場氛圍;市級非遺“普蘭店單鼓舞”以靈動舞姿演繹古老傳説,贏得掌聲不斷;區級非遺項目“子午梅花拳械”剛柔並濟,展現出武術文化的多元魅力。
非遺文藝展演 供圖 普蘭店區委宣傳部
非遺研學區成為親子互動的主陣地,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孩子們動手製作“面花粽子”“葫蘆刻畫”“劉氏面塑屬相”。在剪紙體驗區,一個個家庭協作創作剪紙窗花,紙張剪裁聲與歡笑聲此起彼伏。家長王女士感慨道:“孩子在動手實踐中感受非遺魅力,這種方式比課本更生動直觀。傳承人不僅現場傳授技藝要領,更讓匠心精神在代際傳承中悄然紮根。”
民俗互動環節將整場活動氛圍推向高潮。漢服巡遊隊伍穿行廣場,引得市民紛紛拍照打卡。五彩繩攤位前,紅、黃、藍、白、黑五種絲線在人們手中交織成精美繩結,寓意祈福納吉。此外,還有投壺、釣粽子、製作手工包、趣味拍照等活動,將活動現場烘托得熱烈非凡。整場活動將端午民俗轉化為可參與、可感知的現代體驗,讓傳統節日回歸生活本真。
此次活動以非遺為紐帶,構建起“傳統節慶+現代場景”的文化傳承模式,既為非遺保護搭建了展示平臺,也為親子家庭提供了沉浸式文化互動空間。未來,普蘭店區將持續創新非遺活化路徑,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蓬勃的生命力。(文 楊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