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畜禽糞污治理 生態與發展雙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23 17:18:28

  新民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壓實責任,廣泛宣傳動員,近期,狠抓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排查治理,有效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新民市:畜禽糞污治理 生態與發展雙贏_fororder_新民畜禽1

畜禽糞污治理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供圖 新民市委宣傳部

  治理工作啟動之初,不少養殖戶表示不理解、不同意。“糞污處理不僅要投入人力、物力,還會影響養殖收益,我們不願意折騰。”大紅旗鎮紅中村養羊大戶姚峰道出了養殖戶的顧慮。面對這種情形,鎮政府負責人積極走訪專業養殖戶與散戶,精準施策。經過多輪溝通,養殖戶們逐漸認識到治理的重要性和長遠意義。姚峰感慨道:“以前總覺得處理糞污是個麻煩事,現在才明白,這不僅是為了環境,更是為了我們自己的長遠發展。政府給了這麼多支持,我們沒理由不配合。”

  在大紅旗鎮的試點紅中村和莊屯村,糞污堆放點選址在農田、養殖集中且交通便利的區域,配備防滲膜等設施,確保長期穩定運行,避免糞污滲漏污染周邊環境。還有專業管理人員上崗,“村收集、易山公司轉運、鄉鎮間聯動處理”的三級管理體系高效運轉,實現糞污定期清運、集中處理。“畜禽糞污整治之後,糞便統一轉運處置,離我們住的地方遠,聞不到臭味了,整個村的環境都好多了。”莊屯村村民劉玉強説。

新民市:畜禽糞污治理 生態與發展雙贏_fororder_新民畜禽2

專項工作組深入村屯“拉網式”排查 供圖 新民市委宣傳部

  于家窩堡鄉的專項工作組也迅速行動,打響畜禽糞污治理攻堅戰。黨員幹部與網格員深入村屯,對養殖戶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堆放點位分佈等情況展開“拉網式”排查,建立起動態管理臺賬。

  同時,于家窩堡鄉利用數字平臺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重點路段和養殖集中區,設立4處畜禽糞污暫存點,引導村民科學分類畜禽糞污廢棄物。于家窩堡鄉政府副鄉長王忠堯説:“截至目前,全鄉累計清運糞污870余立方米,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源。下一步,于家窩堡鄉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維護整治成果,計劃將清理的糞污轉化為有機肥,推動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新民市:畜禽糞污治理 生態與發展雙贏_fororder_新民畜禽3

數字平臺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重點路段和養殖集中區 供圖 新民市委宣傳部

  “自從糞污處理規範後,村裏的水溝都清理乾淨,種上了荷花,道路兩旁也種了花,糞污也有了專門的存放地方,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我們住著也更舒服了。”提到畜禽糞污治理工作,東蛇山子鎮太平村村民唐曉利高興地説。原來,太平村以黑臭水體治理為突破口,組織專業隊伍對水體進行清淤、打撈垃圾,同時引進荷花種苗進行種植,還建設田間地頭糞污存放點,全方位改善農村環境。

  自畜禽糞污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新民市建立“一企一冊”“一戶一檔”精細化管理機制,通過微信群、現場宣傳等多元渠道,向養殖場戶發放宣傳資料超1000份,《限期完成畜禽糞污收集處置告知書》也送達養殖戶手中。督促規模養殖場建設與養殖規模配套的資源化利用設施,完善收運體系建設,各鄉鎮(街)建設215個收集點,截至目前已收集糞便3.2萬噸。多部門聯合開展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嚴厲查處違規排放行為,清理糞污點位712個,轉運糞污3799立方米。創新治理模式,與上海高研院合作開發畜禽糞污管理小程式,全市150余戶生豬規模養殖場已全部納入微信小程式管理,可記錄生豬的存欄量、預計出欄時間、糞污的存儲量、轉運情況等信息,監管部門能夠實時掌握糞污動態。各鄉鎮(街)包保人員還能隨時上傳檢查記錄,大幅提升數字化管理水準。

  同時,新民市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為抓手,構築起覆蓋糞污收集、儲存、運輸、處理、還田利用的完整網絡,鼓勵採用“公司+養殖戶”“養殖場+種植戶”等模式參與糞肥還田服務,通過簽訂養殖主體、種植主體與服務方的三方服務合同,建立全程可追溯機制,實現縣域內糞肥還田全追溯,目前畜禽糞污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新民市畜禽糞污資源化項目于2023年1月投入運營,年處理畜禽糞污能力26.7萬噸、生産有機肥6.7萬噸,同時與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合作,加速構建糞污儲運處理體系,為農業綠色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探索出雙贏路徑。(文 楊薇)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