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遼寧的鄉村,是一幅隨四季流轉的斑斕畫卷。春有山花爛漫,夏有綠野清涼,秋有稻浪金黃,冬有雪鄉暖陽。一磚一瓦鐫刻著鄉愁,一山一水承載著詩意,一餐一飯浸潤著煙火溫情。每一程,都是回歸自然的治愈之旅;每一處,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鄉村振興,文旅同行。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期待與您共赴一場鄉村之約,見證鄉土遼寧的無限魅力!
視頻製作:雷小蕾
遼寧的鄉村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長卷,在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中綻放獨特光彩。在位於遼寧西部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紅山時期的陶器殘片訴説著新石器時代先民的智慧,悠揚的馬頭琴在微風中傳頌著蒙古族流傳的英雄故事,特色村寨海青房一磚一瓦承載著歲月的記憶……繁花爛漫的季節裏,不妨走進喀左,漫步阡陌之間,觸摸鄉土遼寧的文化肌理,來一場詩意“鄉遇”。
東山嘴遺址展示館 攝影 雷小蕾
喀左歷史悠久,民族文化源遠流長。5500年前,中華第一祭壇——東山嘴祭壇將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喀左出土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記載了人類社會進入文明階段的偉大進程;遼代古塔見證著古利州的滄桑巨變……全縣星羅棋佈的946處不可移動文物,宛如一部立體的歷史長卷,讓喀左成為觸摸中華文明演進脈絡的鮮活課堂。
遼代時期,喀左被命名為“利州”,並延續至金、元兩朝。而今來到喀左,人們可以在利州古城景區中追尋往昔歲月,還可以在這裡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驢皮影製作與表演技藝,或學習蒙古象棋的博弈,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利州古城景區 供圖 喀左縣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多元文化在喀左交融共生,各民族融合的生活習俗與濃郁文化傳承至今。悠揚豪邁的蒙古族長調、精湛絕倫的蒙古族歌舞,還有傳統那達慕大會上激烈的賽馬、摔跤競技,酷似馬鞍的特色村寨——海青平房,都彰顯著喀左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勾勒出一幅別具魅力的生活畫卷。
海外遊客體驗馬頭琴 攝影 黃非
中外遊客在海青房中學寫蒙古文書法 攝影 黃非
喀左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四週被群山環繞。大小淩河在這裡匯合後,曲折蜿蜒流向東北。龍鳳山雄中含秀、幽奇相兼;龍源湖波光瀲艷,好一番塞外江南的景象;浴龍谷毗鄰敖木倫濕地,是喀左百里生態旅遊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利州古城是知名“夜經濟”打卡地……星羅棋佈的自然風貌與人文景觀,成就了喀左無與倫比的奇特魅力。這裡的特産更是一絕,尤以喀左紫砂久負盛名,這裡也被譽為“北方紫陶之都”。
浴龍谷旅遊度假區 供圖 喀左縣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遊客體驗紫砂制陶技藝 攝影 黃非
靈山秀水展勝境,塞外明珠放眼新。來遼寧喀左,探尋遼寧鄉村文化的源遠流長,感受紅山文化穿越時空的厚重,體驗多民族融合文化與現代娛樂的創新結合。一場文化“鄉遇”,定能讓您收穫滿滿!(文 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