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光影之橋——美國東北伊利諾伊大學藝術學院師生中國行”結束了在瀋陽的行程。
14名來自美國東北伊利諾伊大學(NEIU)藝術系的師生,跨越太平洋來到瀋陽城市學院,中美青年用光影藝術搭成了連接兩國青年的友誼之橋。
中外青年合影 供圖 遼寧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行程中,他們既感受到夏日北國的天藍水清,樹木蔥鬱,也體驗了高鐵出行的速度與便捷。
他們用鏡頭在瀋陽記錄著一件件工業文物,通過拍攝一幅幅生動攝影作品,了解了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歷程,深入感受到中國為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所做的努力。
無論是包餃子,還是裝扮上京劇扮相,無論是用中草藥自製香包,還是染制藍印花布,學生們都釋放出最大的熱情,文化作為紐帶正跨越國界,架起了不同文明之間溝通的橋梁。
學生們包餃子 供圖 遼寧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美國學生感受京劇的魅力 供圖 遼寧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一路上,他們走上街頭巷尾、深入學校社區,感受到中國的發展變化。他們同課堂、同創作、同娛樂,在思想碰撞和包容理解中建立了深厚友誼。他們用鏡頭探索中國的壯美山河,透過消費呈現百姓生活的便利和幸福。他們追溯中國工業發展歷程,感知時代中國科技創新,體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一次次快門跳動,一個個精彩瞬間,一幅幅生動作品,記錄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續寫著中美民間友好故事。
在“攝影,讓生活更美好”中美青年攝影創作座談會上,兩校師生分享活動期間的創作歷程和所見所感。學生Patricia表示:“我非常高興能夠通過攝影和大家一起交流,經過這幾天的活動,也讓我對攝影有了更多的了解。”學生Marchele説:“非常高興能夠來到中國,認識這麼多的中國朋友,對我來説是一件夢想成真的事情,期望在未來,我們的友誼能夠長存。”
瀋陽城市學院攝影專業學生柴若涵説:“我們在這次活動中,通過攝影彼此建立了連結,更建立了友誼,歡迎他們有機會能夠再來中國。”
座談會後,“結對子”的同學兩兩交換了在《人物肖像》課上為彼此拍攝的照片作為紀念。
美國東北伊利諾伊大學國際合作處處長Cris Ellen Toffolo説,此次交流活動是兩校師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一次絕佳機會,增進了中美兩國青少年加深對彼此的了解。(文 楊景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