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孝敬父母是自家事,沒想到村裏還給戴大紅花、發證書!現在村裏辦事講法治、重德治,網格員管理細緻,連垃圾怎麼分類都有人教,日子過得透亮!”近日,在阜新縣塔營子鎮六家子村“道德銀行”成立兩週年活動現場,剛領完獎的村民姜寶成滿臉自豪。這一鄉村新貌,正是阜新市以黨建引領,創新推進自治、德治、法治、慧治、共治“五治融合”的生動體現,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自治強基:小積分激發大參與
在阜新縣臥鳳溝鄉小新立屯村“互助養老積分超市”,洗衣液、糧油等物品都標有積分值。網格員劉妍幫80歲周大娘完成高齡認證後,熟練記錄積分。“幫老人完成一次高齡認證積3分,打掃院子積5分……”網格員劉妍介紹説,這套積分管理制度在阜新8個試點村推廣,明確積分規則、兌換標準和公示流程,將鄉風文明轉化為可量化激勵。774名志願者常態化服務,今年探訪空巢、獨居老人達140人次,鄰裡互助成風。
阜新縣建設鎮雙城子村把村規民約編成“三字經”,通過村務公開欄、大喇叭、微信群傳播。過去村民門前亂堆柴草難治理,如今網格員一提醒,大家就自覺收拾。13個試點村更新村規民約,將文明理念細化為條款;10個村製作便民卡整合服務資源;14個村整合各類組織和志願隊伍,壯大基層自治力量,激發村民“我要參與”的主體意識。
德治潤心:好榜樣引領新風尚
海州區韓家店鎮民主村修繕的村史館裏,“勵志獎學金”榜單引人注目,近三年17名考上本科的學子上榜。村集體每年獎勵優秀學子,春節還給65歲以上老人發“暖心禮包”,樹立起崇文重教、敬老孝親的鄉風標杆。
阜新縣塔營子鎮六家子村71歲的陳雪飛每天義務清掃村道,期待在“最美農家”“致富之星”評選中獲表彰。阜新市在試點村建立榜樣選樹機制,將精神榮譽與物質激勵結合,讓孝善、誠信等美德從“盆景”變為文明“風景”,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支撐。
法治護航:“三位一體”化解糾紛
在阜新縣平安地鎮莫古土村,法官、民警、專職調解員組成的隊伍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兩戶村民因耕地邊界爭執,法官和網格員現場丈量確權,矛盾迅速化解。村民感慨,以前靠“人情調解”,現在按規矩辦事,心服口服。
阜新市構建網格員“未訴先辦”、“阜政通”接訴即辦、“吹哨報到”統籌促辦的“三位一體”法治體系,將2599名專業人員編入網格,推動法治力量下沉,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慧治賦能:數據提升治理效率
阜新市自主研發的涉農民生重點項目監測監管平臺,歸集7萬多個涉農設施點位信息,共享3萬多眼灌溉井數據,為森林防火等應急工作提供支持。建設鎮雙城子村的“厚道阜新·心中有你”融合平臺,應用於民生服務,通過智慧幫扶機制,精準服務特殊群體,實現數據跑路,提升服務精準度和及時性。
共治聚力:多方聯動推動振興
鄉村振興需匯聚各方力量。阜新市堅持黨建引領,以“六個你”服務理念,統籌26家民生部門,推動資源向鄉村集聚。阜新縣東梁鎮東梁村在多部門幫扶下發生巨變,市科技局助力藥材種植,市民政局支持養老設施建設等。各部門從“單打獨鬥”轉向“集團作戰”,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黨建引領方向,“五治”協同發力。在阜新,自治激發活力,德治滋養鄉風,法治維護穩定,慧治提升效能,共治凝聚合力,共同奏響鄉村全面振興的樂章,推動鄉村邁向産業強、生態美、鄉風淳、治理優、百姓富的新征程。(文 史國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