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青年學者研討會暨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學術會議”在阜新舉辦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06 14:50:41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深入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探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與中青年學者成長規律,7月5日,“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青年學者研討會暨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學術會議”在阜新市召開。

  會議由遼寧省委教育工委、遼寧省教育廳指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委會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共同主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及學術期刊的專家學者、研究生代表近200人齊聚一堂,共襄學術盛舉。

“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青年學者研討會暨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學術會議”在阜新舉辦_fororder_圖片 1

會議現場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開幕式:聚焦使命擔當,錨定學科發展方向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岑松在開幕式上回顧了學校76年“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傳統,重點介紹了學校將“太陽石精神”與抗戰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創新實踐。他強調,學校始終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高品質發展、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著力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太陽石精神”、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應用創新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批棟樑之材。

“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青年學者研討會暨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學術會議”在阜新舉辦_fororder_圖片 2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岑松發言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阜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一民在致辭中表示,阜新市將全力支持遼工大加強思政學科建設,鼓勵高校深入挖掘本地抗戰歷史、工礦文化及轉型發展實踐資源,打造具有阜新特色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他指出,要通過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為全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鑒的“阜新樣本”,讓紅色文化資源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青年學者研討會暨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學術會議”在阜新舉辦_fororder_圖片 3

阜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一民致辭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馮剛教授以《思政引領力與思政學科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深刻闡釋了思政引領力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核心作用,強調要從“三個著眼點”把握思政引領力的內涵,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探索學科創新發展規律。針對新時代思政工作挑戰,他提出要發掘學科內生動力,善用數字技術為思政教育賦能,凸顯思政工作作為黨治國理政重要方式的戰略價值。

  主題報告:多維視角碰撞,凝聚學術共識

  在主題報告環節,多位知名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度研討。重慶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鄧卓明解析“抗戰精神與紅岩精神的共有特質及當代價值”,揭示紅色精神譜係的內在統一性;武漢大學教授項久雨聚焦“數字思政概念之辯”,厘清數智時代思政教育的理論邊界;大連理工大學教授洪曉楠從“標識性原創概念”切入,闡釋原創性理論的重要貢獻;遼寧大學教授謝曉娟以“正確黨史觀”為指引,系統論述抗戰精神的弘揚路徑。專家們的報告兼具理論高度與現實關懷,為學科發展提供了多元思考維度。

  學術研討:青年學者發聲,激蕩思想火花

  會議設置四場中青年學者研討環節,來自全國高校的青年專家圍繞思政教育前沿問題展開熱烈交流。每場研討均由資深專家點評,形成“青年發聲-專家指引”的良性互動機制。

“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青年學者研討會暨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學術會議”在阜新舉辦_fororder_圖片 4

會議現場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此次會議的舉辦,不僅展現了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通過理論研討與實踐探索的結合,為新時代思政教育創新發展指明瞭方向。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等高校和《思想教育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會科學輯刊》《中國社會科學報》《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科版)》等期刊的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代表近200人參加會議。(文 史國魁)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