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電網“黑科技”亮相實戰演練 築牢保供安全防線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09 17:16:05

  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機組、輕型雙發直升機、排水機器人、5G可攜式基站、遙感衛星、新型無人機……這些高科技裝備,在7月8日遼寧電網2025年重要通道應急實戰演練暨電力、鐵路聯合消缺演練中一一應用。

  此舉旨在增強遼寧省應對自然災害的協同配合能力,全面提升遼寧省利用高端先進設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有效檢驗新裝備、新技術搭建的遼寧電網“空-天-地”立體應急救災體系成效,全力保障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可靠用電。

遼寧電力:電網“黑科技”亮相實戰演練 築牢保供安全防線_fororder_遼寧電網1

直升機正在準備吊人飛抵作業位置 供圖 國網遼寧電力

  “演練開始!”一聲令下,由中繼機、作業機組成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機組騰空而起,模擬在暴雨、大風天氣來臨前,快速特巡500千伏紅海一、二線等重要通道線路,及時掌握線路情況和災情發展趨勢。國網遼寧電力發揮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機組的立體監控“偵察尖兵”作用,憑藉“一機中繼、一機作業”模式,可續航2.5小時,航巡時速70千米,巡檢半徑超50千米,具備全天候24小時作業能力。演練中,作業機挂載“紅外+可見光”雙光吊艙進行巡檢,中繼設備實時將巡檢畫面快速回傳應急指揮中心,輔助決策。

  一架輕型雙發直升機起飛,正將1名作業人員和新間隔棒吊運送至500千伏導線缺陷點。經作業人員拆除舊間隔棒、修補缺陷導線、安裝新間隔棒,完成帶電消缺。這是遼寧省首次實施電力、鐵路聯合消缺演練。模擬無人機機組在特巡跨高速鐵路線路時發現一處缺陷,若風力增大有擴展趨勢,甚至可能掉落高鐵軌道,急需處置。國網遼寧電力利用高鐵車次運行之間的短暫間隙,緊急協調國網空間技術公司在遼寧備勤的一架直升機開展載人帶電消缺,保障了高鐵車次“零感知”安全運行。

遼寧電力:電網“黑科技”亮相實戰演練 築牢保供安全防線_fororder_遼寧電網2

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正在對500千伏線路開展快速巡視 供圖 國網遼寧電力

  模擬瓦房店地區遭遇強降雨發生“斷路、斷電、斷網”險情,國網遼寧電力建立“三斷”極端場景下的“空-天-地”應急搶修體系,採用華為5G可攜式基站通過單人背負、車載部署、無人機搭載等方式,迅速實現現場無線通信及語音、調度、視頻、數據傳輸等寬頻集群業務的快速組網。在500千伏瓦房店變電站,電網應急基幹人員迅速使用龍吸水排水設備。該設備每小時排水量可達1200立方米,適用於城市地下車庫排澇、地下通道、高速公路隧道等低矮不適宜人員進入區域,避免了變電站因積水嚴重造成設備短路、漏電等情況。

  國網遼寧電力還可以隨時調用國內160余顆氣象衛星、可見光衛星、SAR衛星(合成孔徑雷達),分析桿塔基礎受洪水侵害、通道桿塔基礎地質、通道隱患等情況,為電網防禦自然災害提供數據支撐。另外,高比科技車載1控4終端設備控制4台M4TD無人機一鍵起飛,快速組建臨時巡檢網格,實現輸變配跨專業、網格化巡檢,大幅降低巡檢人員的飛行壓力。

遼寧電力:電網“黑科技”亮相實戰演練 築牢保供安全防線_fororder_遼寧電網3

直升機吊人正在對500千伏鐵塔上相大號側磨損導線的第一個間隔棒進行處理 供圖 國網遼寧電力

  國網遼寧電力副總工程師兼設備管理部主任劉一濤説:“我們深入探索空天新裝備、新技術與電網運維檢修、應急搶險救災等手段的結合應用,拓展先進裝備的配置率和應用範圍,增強遼寧電網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天氣轉晴,氣溫回升。國網遼寧電力終止暴雨、大風災害黃色預警。演練圓滿結束。

  本次演練開創了直升機在高鐵非窗口期進行跨高鐵線路白天帶電消缺的全國先例;成功驗證了遙感衛星直升機、無人機“空-天-地”立體救援體系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實現了新技術裝備的多次創新應用,凸顯了高端裝備在應急險中的尖兵作用。

  演練增強了政府、企業對嚴重自然災害威脅電網設備安全的認知,通過“防、搶、保”應急工作機制,強化電力設施保護的社會共識;全面檢驗了遼寧電網迎峰度夏防汛保供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為預案動態優化提供實踐依據。同時,演練進一步磨合了電力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協同聯動機制,提升應急響應的處置效率,構建起結構堅強、運行可靠的現代化遼寧電網,為遼寧省電力能源保障和防汛保供積累了寶貴經驗。(文 趙明)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