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大連市普蘭店區大譚街道的大蔥種植基地,翠綠的蔥苗在微風中搖曳,連片的蔥壟如綠色綢帶向遠方鋪展,處處涌動著豐收的希望。雙山社區種蔥大戶王大叔滿臉自豪地説:“你看這覆膜種植的蔥,根系扎得深、苗情整齊,病蟲害少,預計早上市一個半月,還能賣個好價錢呢!”
過去,大譚街道的大蔥種植採用傳統的露地種植和漫灌方式,不僅水資源浪費嚴重,還容易導致土壤板結,影響根系生長。今年5月,街道將1000畝地大蔥採用覆膜與滴灌技術進行試驗,覆膜後既鎖住土壤墑情減少水分蒸發,又能抑制雜草與蔥苗爭肥。而緊貼地膜下方的滴灌帶則化身“智慧輸水管”,將水分、肥料精準送到大蔥根部。這兩種技術結合既避免了傳統漫灌導致的水資源浪費和土壤板結,又通過地膜鎖溫與滴灌補水形成“溫濕循環”,讓蔥苗在恒溫恒濕環境中加速生長,這種科學種植模式不僅提升了大蔥的品質,更讓生長週期得到精準調控。
正在田間巡查的大譚街道農科站站長王振慧介紹説:“覆膜技術的提溫促長作用尤為關鍵,膜下土壤積溫達標速度顯著加快,使蔥苗分蘗期、旺長期較露地種植提前15-20天。採用“覆膜+滴灌”技術的大蔥可在8月中旬搶‘鮮’上市,比露地蔥提前近一個半月成熟,預計畝産可增加約1000斤,每畝地為農民增收400元。”
下一步,大譚街道將持續抓好田間管理,通過科學精細管護,保障大蔥生長。同時,提前對接市場,拓寬大蔥銷售渠道,提供穩定優質的産品供應,確保豐收成果順利轉化為經濟效益,有效帶動當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文 楊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