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國醫大一院)甲狀腺外科病房內,8歲患兒小昕(化名)的媽媽看著病床上逐漸恢復活力的女兒,難掩激動。不久前,小昕因甲狀腺癌接受了高難度手術,連同另外兩名兒童青少年患者一起,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順利闖過難關。
小昕的病情最初是家長在洗澡時偶然發現的——頸部出現硬疙瘩。進一步檢查顯示為“甲狀腺佔位病變”,這一結果讓全家陷入恐慌。無獨有偶,近期中國醫大一院甲狀腺外科連續接診了3名兒童青少年甲狀腺癌患者,其中最小的正是8歲的小昕,另兩名患兒也存在腫瘤侵犯周圍組織、淋巴結轉移甚至肺轉移等複雜情況。
“兒童頸部解剖空間只有成人的1/3,腫瘤像樹根一樣牢牢抓住周圍組織和血管。”主刀醫生王志宏教授介紹手術難度時指出,以小昕為例,其頸部操作空間狹窄,腫瘤與喉返神經、甲狀旁腺及周圍組織的粘連程度遠超預期。而甲狀腺手術的關鍵,在於既要徹底切除病灶,又要保護住重要結構——喉返神經損傷可能導致聲音嘶啞,甲狀旁腺受損則可能引發低鈣血症,這些對兒童的成長髮育和生活品質影響深遠。
手術過程 供圖 中國醫大一院
為確保手術安全,醫療團隊做了充分準備。術前,3名患兒均接受了超聲、細針穿刺活檢、增強CT等全面評估,由甲狀腺外科張浩副院長和張平副主任牽頭,聯合多學科團隊討論制定個體化方案。手術中,團隊運用精細化被膜解剖技術,配合喉返神經監測儀,在狹窄的解剖空間內細緻操作。麻醉科與手術室緊密配合,為手術保駕護航。考慮到兒童的特殊性,醫院還專門安排了單獨病房,並聯合兒科團隊協助護理及用藥指導。
3名患兒中最小的體重僅25公斤,且他們的手術均面臨複雜情況:腫瘤均侵及周圍組織且粘連嚴重,兩例伴有雙頸側區淋巴結轉移,一例為高侵襲性病理亞型並伴有肺轉移。經過精心操作,手術最終順利完成,術後患兒均未出現聲音嘶啞、低鈣血症等並發癥,術後第一天即可自主進食,血鈣水準正常。
兒童青少年甲狀腺癌雖少見,但腫瘤侵襲性強、轉移率高,治療時既要根治腫瘤,更要關注孩子的長期成長。王志宏教授強調,家長若發現孩子頸部有腫塊、聲音改變或吞咽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目前,3名患兒已順利出院,後續將接受個體化綜合治療。(文 王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