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全面振興是國家重要的區域發展戰略。2024年10月份,國務院正式批復了《瀋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瀋陽的城市性質由“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升級為“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這是國家賦予瀋陽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期待。
按照瀋陽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日前,市發改委組織編制了《瀋陽市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行動綱要》(以下簡稱《行動綱要》)。《行動綱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了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的目標:到2027年,重點搭建國際化平臺、營造應用場景,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建設初見成效;到2030年,著重強化國際性功能,提升資源配置等能級,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提升在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基本建成服務雙循環引領東北亞的國際化中心城市。為實現這一目標,謀劃實施22個專項行動,致力打造“一樞紐四中心”。
一是構建國際化現代綜合樞紐。重點實施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東北亞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建設東北亞重要信息通信節點、構建高能級重大開放平臺、深度融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區域協同聯動開放增長極等6個專項行動,建設開放、高效、智慧的東北亞現代綜合樞紐城市。到2035年,構建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發展格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明顯加強。
二是建設國家先進製造中心。重點實施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培育壯大新産業新賽道、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等4個專項行動,形成一批具有東北亞國際競爭力的産業集群,全面建成完整、先進、安全的現代製造業體系。到2035年,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集群,全面建成完整、先進、安全的現代製造業體系。
三是打造東北現代服務業中心。重點實施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升優質國際化公共服務、塑造國際化城市品質等4個專項行動,不斷增強瀋陽現代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和集聚力。到2035年,國際交往承載與服務功能優勢在東北亞地區全面彰顯。
四是創建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重點實施打造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優化科技自主創新生態、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等4個專項行動,提升服務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和輻射東北亞科技創新能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35年,建成在東北亞地區佔據重要地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
五是建設區域性文化中心。重點實施提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影響力、打造文體旅深度融合新典範、營造多元包容的國際人文環境、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4個專項行動,增強城市吸引力、創造力,著力提升區域文化中心國際美譽度。到2035年,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顯著增強,區域性文化中心國際美譽度大幅提升。
未來的瀋陽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聚焦向北向東開放,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同時也為世界各國戰略合作夥伴提供更加廣闊的合作平臺和發展機遇。(文 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