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遼寧省老年服務協會、瀋陽市老齡協會、瀋陽市社會心理服務研究會赴沈北暖心家園開展專題調研,聚焦黨建引領下老年心理服務創新模式,共謀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新路徑。
參加活動人員合影留念
調研組實地參觀了沈北暖心家園功能區域。沈北暖心家園負責人蘇蔓介紹,該家園現有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40人,其前身是2021年6月由廢棄防疫站改造的“活動室”。面對2萬元啟動資金缺口,首批成員自發墊資、捐贈物資,僅用1個月完成基礎建設。
建成後一年,沈北暖心家園累計舉辦紅色文化教育、出遊等31場活動,迅速成為計生特殊家庭老人信賴的交流平臺。2022年6月,沈北暖心家園入選國家級“暖心家園”示範點並正式揭牌,如今以“紅色文化”“四心文化”為引領,持續推動區域服務標準化建設。
遼寧省老年服務協會黨委專職副書記李春方高度評價該家園的創新實踐,鼓勵其深化“黨建+服務”模式,強化黨組織在養老服務中的引領作用。
瀋陽市老齡協會秘書長孫慧琳分享了協會在老年權益維護、文化活動開展等方面的成果,表示將整合資源支持該家園發展,共同提升老年人獲得感。
瀋陽市社會心理服務研究會秘書長楊剛指出,傳統老年心理服務存在過度專業化、忽視生活聯結的痛點。該家園通過“共享廚房”“跨代際課堂”等生活化場景,構建非正式支持網絡,以節日儀式、長期陪伴激活社會聯結,推動43位老人從受助者轉型為志願者,實現心理修復與價值重構的雙重成效。
這一模式已成為國家級示範,未來將通過編制標準化手冊、搭建協同網絡推動服務升級。
座談會上,各方圍繞模式推廣、資源整合、協同機制展開深入討論,提出強化黨組織引領作用、動員黨員志願者深入社區、建立資源共享平臺等舉措,並就活動共辦、人才共育、項目共建達成合作意向。
未來,各方將通過聯合培訓、標準化建設等方式,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養老服務生態,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全面的服務保障,並推動該家園模式在更大範圍落地生根。(文/楊浩 攝影/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