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24小時運轉保新鮮,直播間訂單秒接不停電,今年豐收的底氣都是充足電力給的!”7月14日,鐵嶺市開原老城鎮扶余村蒜農劉長生握著國家電網遼寧電力(鐵嶺開原)雷鋒共産黨員服務隊隊員的手感慨道。在他身後,滿載紫皮獨頭蒜的貨車正駛向全國,這個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的“金蒜頭”,今年帶動當地3000畝核心産區實現産值1400萬元,同比增長13%。
供電人員開展線路特巡 供圖 國網鐵嶺供電公司
7月的遼北,鐵嶺市開原老城鎮扶余村瀰漫著濃郁的蒜香。田間起蒜機轟鳴作業,分揀車間燈火通明,冷庫製冷設備穩定運轉——構成了一幅電力賦能的現代農業豐收圖景。“從春種到秋收,每個環節都離不開電。”蒜農們指著微信群裏的臺區經理介紹,今年鐵嶺供電公司創新推出“蒜農服務日曆”,在播種、灌溉、蒜薹入庫等關鍵節點上門開展線路特巡,及時解決用電難題。針對七月蒜薹保鮮用電高峰,黨員服務隊對16個倉儲冷庫開展專項排查,保障300噸蒜薹鎖住鮮度。
供電人員宣傳安全用電知識 供圖 國網鐵嶺供電公司
開原紫皮獨頭蒜因獨特的辛辣口感和藥用價值聞名全國,其産業發展更見證著鄉村電氣化進程。在種植基地,智慧灌溉系統依需供水;在電商中心,直播補光燈下日均發出快遞1600件。“過去怕電壓不穩不敢開烘乾機,現在三台設備同時轉也穩穩的。”合作社負責人展示著手機裏的電力監測APP。充沛電能不僅讓深加工産能提升40%,更助力“蒜水燒烤”特色醬料通過電商銷往川渝、兩湖等地,今年線上銷售額佔比已達總産值的35%。
面對今夏持續高溫,一支“紅馬甲”隊伍成為蒜田旁的常駐力量。黨員服務隊隊長劉寶權帶領隊員頂著34℃高溫巡查農灌線路,更換智慧電錶,實現種植區智慧電錶全覆蓋。“抗旱保收期間,我們實行‘蒜田用電半小時響應制’。”他們在田間地頭設立服務驛站,確保47眼灌溉機井隨時啟用,護航産業度過關鍵生長期。這種“電等産業”的服務模式,使大蒜畝均灌溉成本降低15%。
鐵嶺供電公司將持續深化“電力+特色産業”服務,積極構建智慧用能體系,深入拓展産業鏈服務,為新建大蒜深加工産業區提供“一站式”辦電服務,強化應急保障,針對春種及秋收季極端天氣制定專項保電預案,全力確保大蒜種植産業鏈用電無憂。(文 孫雪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