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疊翠間,一灣碧水漾著清幽,蒼鷺靜立水中,長頸微曲,只待時機,便銜起小魚絲滑入腹,動作優雅得像位舞者。“它那腳在水裏晃,就像挂了餌,小魚一靠近就沒跑,‘長脖老等’這名兒,就是這麼來的。”田埂上勞作的大爺直起腰,講起了蒼鷺的故事,“每年黃豆開花時最熱鬧,小蒼鷺剛學飛,在樹上‘咿咿呀呀’吵個不停,就像個活潑的小孩子。”
盛夏的朝陽市朝陽縣七道嶺鎮蘇家營子村口,樹林浸在濕潤的水汽裏,草木的清香混著泥土味漫開來。高大的楊樹上,蒼鷺的巢穴層層疊疊——這是它們住了近二百年的家。村裏老人説,打祖父那輩起,蒼鷺就和鄉親成了鄰居,過了清明來築巢,中秋前後帶著娃飛走,像是與這片山水締結了美好的盟約,歲歲不逾。
蒼鷺愛在松枝上練“輕功”,斂翅靜立一站就是半晌,目光望向遠方,像在琢磨雲的去向;也愛貼著河面翩躚,翅尖掃過水面,驚起一圈圈碎銀般的漣漪。
景翳翳以將入,鳥倦飛而知還。暮色漫上來時,蒼鷺媽媽領著雛鳥歸巢,把嗉囊裏的魚糜反芻出來,小鷺伸長脖子搶食,那模樣,活像父母擔心長身體的孩子餓肚子,努力給加餐。
余暉給蒼鷺的羽翼鍍上金邊,這山、這水、這鳥,是自然寫的詩,也是人與鷺鳥共守,期盼歲歲豐稔的光陰故事。(張靜 攝影:特約記者 仇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