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聯合遼寧省機場集團、遼寧傳媒學院、遼寧省非遺中心(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兒童藝術劇院)共同發佈近期重點活動。
媒體見面會現場 攝影 楊薇
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黨委常委、副主任兼遼寧省博物館館長王筱雯作主新聞發佈。遼寧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瀋陽機場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謝宏偉,遼寧傳媒學院副校長王東輝,遼寧省非遺中心(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黃艷,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副館長郭彧,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兒童藝術劇院)兒童團團長劉海霞分別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王筱雯介紹,為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更多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以實際行動助力遼寧全面振興三年行動,助力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範地,省文化中心聯合省機場集團、遼寧傳媒學院、遼寧康輝旅行社等單位推出系列文化活動,以“文學、文藝、文博、文創”四文融合的新實踐,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持續推進優質文化資源線上線下雙線直達基層、文化機構和人民群眾雙向奔赴共建文明社會、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雙頭並進,努力實現“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四效並收,持續推出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化品牌,豐富遼沈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將於近期組織系列文化活動。
“聊齋在遼寧”系列活動 打造遼寧文化新IP
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致力於挖掘遼寧地域文化資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組織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兒童藝術劇院)、遼寧傳媒學院、遼寧省博物館等機構,圍繞遼寧省圖書館“鎮館之寶”——半部蒲松齡《聊齋志異》手稿,策劃推出“聊齋在遼寧”主題系列活動。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啟動“《聊齋志異》手稿輯佚出版項目”,運用系統性文獻整理與數字化技術創新,首次實現手稿殘本與逸編文獻的合璧整理,定位佚失篇目,完成《聊齋志異手稿全本》初稿,這將填補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重要空白。
目前,該書稿已進入校對出版階段,預計2025年底正式出版,屆時將配套舉辦《聊齋志異》主題展覽。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兒童藝術劇院)正在全力創作小劇場話劇《聊齋志異之小翠》。遼藝將充分發揮小劇場空間優勢,通過創新的舞臺設計、燈光音效及表演,拉近觀演距離,增強互動性,著力營造奇幻氛圍,力求帶給觀眾全新的沉浸式視聽感受。
遼寧傳媒學院以《聊齋志異》為創作藍本,打造《狐嫁女》《嶗山道士》動畫微短片及海報,推進“小倩”IP形象的手辦、盲盒開發。計劃創作500集《聊齋志異》主題系列繪本及動畫衍生作品;完成《聊齋志異》全本角色IP設計及系列手辦開發;籌備拍攝《聊齋志異》主題短劇。
打造“人文機場”新IP 實現大文化、大機場融合共生
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與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共同推出“千里共遼寧 文潤桃仙情”——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暑運文化嘉年華活動。
機場將運用以遼寧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瑞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等文物IP冠名的涂裝擺渡車,隨車播放“國寶遼寧”背後的故事,讓旅客在接駁途中邂逅千年藝術瑰寶。在機場二樓建設“印象遼寧”藝術長廊,陳列書法、繪畫、攝影、非遺等作品,展現遼寧地域文化的獨特風采。在機場開展“精品遼寧”文化展示,將在進港旅客動線集中呈現文學、文藝、文博、文創精品,讓旅客第一時間感受“第一眼遼寧”的文化底蘊。
暑運期間,桃仙機場將變身“文化藝術秀場”,組織“暑運文藝嘉年華活動”,遼寧省專業院團、非遺展示、群星藝術團將輪番登場,每週一場精彩演出,省文化中心的流量直播團隊“胡樂遼靚”“雪棉豆沙”組合等將現場演出,並通過線上直播讓全國觀眾共享文化盛宴。開展“童年記憶·真人版機場廣播”,由遼寧人藝“蠟筆小新”“奧特曼”等經典動畫配音老師傾情獻聲,打造趣味登機廣播,喚醒旅客的童年回憶,打造動漫遼寧新IP,創造遼寧文旅新爆點。
在機場出港隔離廳設置“瀑布書流”文化驛站,讓旅客暢享遼寧省圖書館提供的電子書刊查詢服務,可直接瀏覽各類電子資源,掃碼即可下載閱讀,還能按類別、熱度等篩選書籍,讓閱讀伴隨每一段旅程。
在機場開設文化驛站,遼博文創將在機場候機大廳二樓專櫃銷售,讓廣大旅客在離遼的最後一站將玉豬龍、瑞鶴圖、八棱罐等遼博精品文創帶回家。
舉辦首屆遼寧非遺夏博會 探索文化和産業相互促進
7月30日至8月3日,2025年遼寧省非遺夏季博覽會將在遼寧省博物館啟幕。
本次博覽會以“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為主題,創新打造“文博+非遺+旅遊”三位一體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場景。活動將匯聚岫岩滿族剪紙、瀋陽胡魁章制筆工藝等40余項非遺技藝,還將通過動態展演、互動工坊、文旅打卡點等多元形式,讓遊客在暑期出行中深度感受“非遺活態傳承”的魅力。
開展“歌舞青春 文潤少年”暑期系列文化活動
為豐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將開展“歌舞青春 文潤少年”暑期系列文化活動。
活動涵蓋夏令營與研學活動、青少年演出、暑期閱讀、文化展覽、舞臺藝術演出、購物體驗與演藝直播等七大板塊、30余項主題活動、近百場次。(文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