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瀋陽民政進行時】沈河民政:以創新舉措提質民生 書寫“幸福答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8-21 17:29:53

  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瀋陽民政以“振興新突破”為號角,將為民初心化作切實行動,從養老服務體系構築的溫暖保障,到殯葬改革傳遞的人文關懷;從婚俗新風點亮的幸福時刻,到社會救助托舉的民生底線……每一處民生細節都鐫刻著民政人的擔當。

  瀋陽市民政局、瀋陽市福利彩票中心聯合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推出“2025瀋陽民政進行時”系列報道,全景展現瀋陽民政系統在保障民生、服務群眾過程中的創新舉措與階段性成果。

  2025年,沈河區民政局緊扣“振興新突破”戰略部署,以“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為初心,將民生實事落到實處,用創新舉措破解難題,為瀋陽民政事業注入“沈河動能”,為轄區群眾交出“幸福答卷”。

  國風婚禮映初心,文明新風拂方城

  婚俗改革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沈河區民政局以國風集體婚禮為載體,融合傳統文化與婚俗改革,打造區域特色婚俗品牌。​

【2025瀋陽民政進行時】沈河民政:以創新舉措提質民生 書寫“幸福答卷”_fororder_馬靜民政1

第五屆國風集體婚禮 供圖 沈河區民政局

  5月22日,瀋陽故宮南廣場舉辦“愛在瀋陽情定方城”第五屆國風集體婚禮,52對新人身著漢、唐、宋、明及旗袍服飾,沿“一路生花”主線完成“祈福-入場-成禮-頒證”流程。此次活動不僅提煉傳統“三書六禮”,更打造了“婚禮+商旅”模式,為新人制定的巡遊路線串聯起故宮、中街等熱門景點。不少新人在參與活動後表示,這樣的形式既獨特又有意義,不僅圓了自己的“國風夢”,還加深了對瀋陽這座城市的了解與喜愛。

  如今,國風集體婚禮已成為沈河區婚俗改革的“金字招牌”,有效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價值觀,讓文明新風在方城持續吹拂。

  “夥伴計劃”暖童心,多方攜手護成長​

  “牽起你的手,我們一起走!”2025年6月26日,沈河區困難兒童關愛公益項目——“夥伴計劃”在馬官橋街道正式啟動。該計劃創新採用“10名志願者共同結對幫扶1名困難兒童”的模式,精準聚焦轄區低保、殘疾、單親等困難家庭兒童的實際需求,整合社會組織專業資源與志願者力量,構建起“物質資助+學業輔導+心理關懷+興趣培養+社會融入”的全方位幫扶體系,為困境兒童成長保駕護航。

【2025瀋陽民政進行時】沈河民政:以創新舉措提質民生 書寫“幸福答卷”_fororder_馬靜民政2

“夥伴計劃”啟動儀式 供圖 沈河區民政局

  早在2023年,“夥伴計劃”就已在福陵社區率先試點,首批60名志願者結對幫扶6名兒童,歷經兩年的持續服務,6名兒童在多方關愛下快樂成長,試點工作的示範效應與幫扶效果顯著。2025年,基於試點經驗,“夥伴計劃”全面升級擴容:志願者隊伍擴充至160人,幫扶兒童增加至16名,成功實現馬官橋街道全域、困境兒童全員幫扶。

  作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專業運作”兒童福利體系的實踐,“夥伴計劃”不僅為孩子送去溫暖,更完善了區域兒童福利網絡,為構建兒童友好型社會奠定基礎。​

  創新救助破難題,精準服務潤民心​

  社會救助是民生底線,2025年,沈河區民政局以機制創新、科技賦能優化服務,成功入選“遼寧省社會救助創新實踐揭榜挂帥單位,為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區級每月調度、民政每週推進、街道日常跟蹤——沈河區構建的三級閉環推進機制大幅提升了救助政策落地效率。原本需要多部門輾轉的救助流程,如今在“一盤棋”統籌下高效運轉,讓保障政策真正“落地生”。“部門壁壘打通了,群眾難題解決得更快了。”區社會救助工作者的感受頗深。

【2025瀋陽民政進行時】沈河民政:以創新舉措提質民生 書寫“幸福答卷”_fororder_馬靜民政3

困難群眾救助幫扶會議 供圖 沈河區民政局

  沈河區以科技賦能推動社會救助從 “被動等待” 轉向 “主動發現”,通過信息化手段與線下走訪結合,依託電子裝戶圖和網格員更新,為困難群眾 “精準畫像”。上半年,全區共排查1575戶困難家庭,12戶新增重點監測對象及時納入保障,69人享受救助政策,救助響應速度提升30%。

  在資金保障與服務拓展方面,沈河區同樣精準發力:上半年共發放1832萬餘元救助金,惠及4088人次,其中,1768萬餘元常規救助金為3775名低保、特困、孤兒等群體築牢生活底線;64萬餘元應急救助金為313人化解燃眉之急。特困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的“擴圍”,讓1051名低保邊緣群體老人多了份“穩穩的幸福”。

  此外,在“百企惠民”行動中,百家企業結對119個社區,解決23項急難問題;“慈善+金融”模式下,5家銀行11個網點提供“物質+服務”救助,讓困難群眾不僅有保障,更有成長動力。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社會協同的救助生態,正讓沈河的“善助”暖流越聚越涌。

  孵化基地育新機,公益之花綻芬芳​

  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與民生服務的重要力量。沈河區民政局針對其“起步難、資源散、能力弱”的痛點,打造社會組織創新支持孵化基地,通過“全鏈條培育、全方位賦能”,推動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使其成為民政服務的“延伸手臂”。

【2025瀋陽民政進行時】沈河民政:以創新舉措提質民生 書寫“幸福答卷”_fororder_馬靜民政4

孵化基地社會組織捐獻圖書現場 供圖 沈河區民政局

  沈河區社會組織創新支持孵化基地自2025年3月掛牌以來,從場地支持、政策指導、資源對接、能力建設四個維度,為社會組織提供全週期培育服務。基地不僅滿足了不同規模社會組織的辦公需求,還通過組織政策培訓、經驗交流等活動,助力社會組織精準掌握民政政策、提升項目運作能力。在基地扶持下,“走進鄉村互助成長”項目搭建起城鄉兒童的橋梁,2000余冊圖書、6個書架建起讀書角,64對筆友通過書信傳遞情誼;孤獨症日活動中,4000余冊繪本送到孩子手中,公益力量精準觸達需求群體。

  從國風婚禮到兒童幫扶,從救助資金到公益項目,沈河區民政局用紮實行動服務群眾。未來,沈河區將繼續以“振興新突破”為指引,讓民政工作成為群眾幸福“加分項”,為瀋陽全面振興貢獻民生力量,繪就“幸福沈河”新畫卷。(文 馬靜)

編輯:楊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