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國家能源集團東北區域“電熱水行業品牌開放日”活動在遼寧環保西部水廠舉行。高校師生、企業代表等現場參觀,了解污水從收集、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凈化到最終達標排放的全過程。
活動現場 攝影 黃非
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參觀隊伍先後走進水廠生化池、二沉池、出水池等區域依次參觀,每一處設施的運行細節都直觀呈現眼前。
參觀人員了解生化處理過程 攝影 黃非
水質對比一目了然 攝影 黃非
“水廠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5萬噸,主要處理來自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于洪南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講解員一邊介紹一邊結合現場設施,細緻講解各個環節的工藝原理、技術特點及其在保障城市生態環境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水廠的中水系統成為一大亮點。該系統設計日輸送能力達5萬噸,出水通過輸水管線輸送至沈西熱電廠,經深度處理後可用於機組循環冷卻及工業用水,有效降低了對城市清潔水資源的依賴。同時,部分出水還被引入細河悠谷作為景觀補水,為城市增添了一抹靈動的生態底色。
除了外輸利用,水廠還通過“中水回用”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清潔水約6.6萬噸,相當於2萬名城市居民一個月的生活用水總量。
整齊排列的光伏組件 攝影 黃非
參觀過程中,辦公樓前整齊排列、水池上空懸挂的光伏組件格外引人注目。水廠于2022年5月全容量投産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達5.33兆瓦,年發電量預計可達736萬千瓦時,折合節省標煤約0.29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0.734萬噸,生態效益等效于植樹39.7萬棵。
走在廠區,綠樹掩映、整潔有序的環境也徹底打破了人們對傳統污水處理廠的刻板印象。
此外,水廠打造的智慧安全培訓教育基地也讓人印象深刻。基地運用VR體感、多媒體教學、場景體驗等多種形式構建起“沉浸式安全課堂”,將抽象的安全理念轉化為可感知、可實踐的生動場景,讓安全教育“活”起來、“動”起來。
從污水凈化守護水環境,到光伏發電推動綠色轉型;從中水回用踐行能源節約,到智慧基地築牢安全防線,活動以“環保開放日”為窗口展現污水處理硬實力,傳遞出城市踐行生態環保、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堅定決心。(文 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