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到的鵑頭蜂鷹。 王梓金 攝
秋風掠過老鐵山,也吹響了猛禽南遷的號角。記者從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自8月25日該保護區正式啟動2025年秋季猛禽監測工作以來,東北地區首次記錄的鵑頭蜂鷹、10年來未現身的鷹雕接連登場,為首周的監測送上了一份超級驚喜。
據志願者王梓金介紹,8月29日11時許,3隻蜂鷹在老鐵山上空盤旋,其中一隻翅型窄長、具有腕斑等特徵,這瞬間讓他心跳加速:“這和常見的鳳頭蜂鷹不一樣!”經過羽毛細節、喙部形態比對,最終確認這只猛禽正是鵑頭蜂鷹。鵑頭蜂鷹主要分佈于歐洲及亞洲西部,這是該物種在東北地區的首次記錄。8月30日,監測團隊再次迎來驚喜,一隻鷹雕現身老鐵山上空。鷹雕曾在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過記錄,但近十年未被觀測到。鵑頭蜂鷹、鷹雕的現身不僅為東北地區鳥類多樣性研究增添了重要一筆,更從側面印證了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已成為珍稀候鳥信賴的遷徙“驛站”。
據介紹,隨著候鳥遷徙高峰臨近,為保障秋季候鳥順利遷徙,保護區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於今年9月1日至11月10日期間,對老鐵山核心區實行嚴格封閉管理,並制訂全面的護鳥工作方案。老鐵山核心區範圍主要是從南廟子海邊沿山底向北至西崗、老虎洞、對莊溝、九道溝、雙溝、上溝,沿國防公路到鐵山燈塔連線以內陸地區域。該局將通過常態化巡護監測、非法捕鳥專項排查等行動,全方位守護途經大連的遷徙候鳥。(記者 杜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