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為期三天的第十四屆遼寧國際農業博覽會、2025中國(瀋陽)國際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瀋陽新世界博覽館收官。作為東北亞地區農業領域的頂級盛會,本屆農博會以“打開新世界,投資新農業”“共建合作新渠道,共享市場新機遇”為主題,憑藉“科技化、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電商化”五大核心戰略,推動傳統農博會向B2B農業展會深度轉型,在多個維度取得了豐碩成果。
展會現場 供圖 農博會組委會
展會吸引8個國家及地區的300余家農業企業參展,參展産品上萬種。在累計接待的3.1萬人次觀眾中,專業觀眾超1.8萬人次,較上屆增長6%;現場交易額超1.13億元,較上屆增長51%;合作簽約額2.7億元,較上屆增長17%。
科技領航,創新成果首發首展
科技化是本屆農博會的核心亮點,科技類展商數量佔總展商數量的近30%。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等科研“國家隊”及瀋陽藥科大學等高等院校,攜前沿成果亮相。展會上大量首發、首展産品,全面展示了農業AI、5G物聯網、智慧裝備、農業技術服務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展會上的展品 供圖 農博會組委會
盛科禦曠科技公司與南京司凱奇汽車聯合全國首發的“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吉林省千手人形機器人應用科技公司將自主研發的“天樞系統”與宇樹機器人完美融合,可廣泛應用於農田噴灑、作物監測等多種農業場景;科大訊飛推出的智慧巡檢軌道機器人、豬群異常聲音監測系統、智慧養殖生産運營平臺,給豬群帶來“智慧管家”;中國電信的“5G+無人農場”則覆蓋了農業全産業鏈生産環節。瀋陽市規劃設計院與瀋陽市文林工程設計公司並肩發力,前者以高標準農田空間優化系統精繪農業空間佈局,後者以生態工程方案築牢綠色農業基石。
國際攜手,跨國組團驚艷亮相
本屆農博會的國際化程度大幅提升,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等8個國家及地區的企業匯聚一堂,數十家企業首次參展。
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 供圖 農博會組委會
由俄羅斯農業部、俄羅斯出口中心推動在瀋陽設立的俄羅斯國家館帶來俄羅斯的經典農産品;美國愛達荷州首次組織牧草、飼料添加劑、牛肉等領域的企業走進東北;澳大利亞中國東北商會帶來百年企業澳洲陽光百富、綠石酒莊的優質葡萄酒、乳製品等;日本富山縣展示了當地特色産品及文化,百年企業好侍食品集團、大多福食品呈現了日本傳統美食的精緻與美味;韓國京畿道、全羅南道首次攜韓國本土産品亮相;西班牙、法國則帶來優質紅酒、啤酒等。
專業對接,實效顯著成果喜人
本屆展會在追求展示專業化的同時,高度重視專業對接工作,為供需雙方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溝通橋梁。
科大訊飛的植保飛防監管平臺與本溪市相關部門及超過6家大型種植農戶達成合作意向;千手人形機器人的巡檢機械狗接到20余家企業邀約。禾豐食品、欣大光農業、華美食品等眾多企業現場接到團購訂單;蒼達集團接待了央級餐飲採購代表團;家友集團首展的酸菜全係新産品,與近30家採購商進行了深度洽談。首次參展的海城市雲灃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聯絡300多個綠色蔬菜採購洽談意向客戶。鑫金集團在洽談後,邀請美國當然買國際公司前往遼陽總部實地調研。
展會現場 供圖 農博會組委會
展會前,組委會幫助國際展團與省馬業協會、省貿促會飼料支會、省餐飲烹飪協會、營養師平臺等50多家專業企業進行了深入對接;展會期間,農博會舉辦2025農産品跨國採購對接會,共達成十幾項意向合作。
標準引領,品質提升鑄就品牌
此外,本屆農博會重點推進標準化建設,通過“龍頭企業示範、標準化建設、頭雁隊伍帶頭”的方式,助力農業品質提升。
展會現場 供圖 農博會組委會
農博會期間,主辦方邀請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瀋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農科院、大連工業大學舉辦遼寧全農業産業鏈標準化建設大會。發佈了《2025遼寧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互聯網影響力指數》。邀請200余名“頭雁”成立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頭雁發展聯合會。
遼寧全農業産業鏈標準化建設大會 供圖 農博會組委會
為了鼓勵支持引領標準化、品牌化的企業,農博會組委會設立多個獎項。其中,瀋陽華美食品等企業的産品獲農博會金獎,新疆疆牧有品等企業的産品獲最受歡迎農産品獎,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等獲最佳組織獎,萬盈農業、黑龍江惠達等獲科技創新獎,瀋陽農業大學獲特殊貢獻獎。
電商賦能,集結播客助力發展
本屆農博會創新首設“農播官”招募,媒體、達人、攝影愛好者及農業愛好者等近300人報名,以直播、視頻、攝影等形式傳播農業魅力。
現場直播間 供圖 農博會組委會
3天展示雖已落幕,但農博會“365+3”服務才剛剛起步,2026年農博會招商也正式啟動。禾豐食品、華美食品、科大訊飛、蒼達集團、添味食品等行業龍頭企業,澳大利亞、美國、德國等國際展商已確定2026年瀋陽農博會展位。2026年,期待繼續相約,攜手打開新世界,投資新農業。(文 田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