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近日,為推動遼寧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品質發展,省政府印發了《遼寧省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
9月19日,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敦誠介紹了《若干舉措》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杜長征、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李寧、省科技廳科技企業培育處處長于丹梅回答媒體提問。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黃非
近年來,遼寧民營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已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上半年,全省民營經濟經營主體達到515.1萬戶,佔全部經營主體的96.2%。
王敦誠介紹,遼寧省出臺的《若干舉措》,與省有關部門出臺的分領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共同構建起省級層面“1+N”(即一個綜合政策、N個重點領域支持舉措)政策體系,持續在政策供給、市場準入、要素支撐、主體培育、法制保障、政商關係等方面綿綿發力、久久為功,推動民營經濟在遼寧全面振興中展現更大作為。
《若干舉措》共分為5個方面、27項具體措施。
第一方面,優化公平競爭環境。共6項措施,主要包括: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嚴格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推進“非禁即入”普遍落實。嚴格執行招標投標“六個不得”,不得違反法律法規,限制或者排斥民營企業參與投標行為。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政府採購,鼓勵採購人與中小企業簽訂合同時約定預付款,原則上不低於合同金額的40%。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加大“兩重”“兩新”對民營企業支持力度,引導民營企業盤活存量資産。
第二方面,深度強化要素支撐。共6項措施,主要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原則上支小支農擔保金額佔比不低於80%。優化企業供地方式,提高用能保障水準,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加強人才引育支持,提高用工服務保障。
第三方面,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共5項措施,主要包括:支持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允許“個轉企”經營主體繼續使用原字號、成立日期和保留行業特點。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培育更多規模以上企業進入全國行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行列。加大産業轉型升級扶持力度,鼓勵民營企業搶佔新興産業、未來産業新賽道。助力企業科技創新提質升級,引導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第四方面,依法保障企業權益。共5項措施,主要包括:著力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健全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長效機制。法治護航企業發展,強化知識産權保護,規範執法檢查行為,加強涉企收費監管。
第五方面,全面強化服務保障。共5項措施,主要包括: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推動政務服務增值,優化稅費服務職能。強化信用信息服務,助力民營企業實施信用修復。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更好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活力。
下一步,遼寧省將推動“1+N”政策體系儘快起勢見效,打好政策組合拳,為遼寧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上勇於爭先提供堅實支撐。(文 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