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建國 攝影 楊薇
11月5日,瀋陽市政府召開“砥礪奮進的‘十四五’”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建國在發佈會上表示,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就業、強保障、聚人才、促增收、防風險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十四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人社事業高品質發展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打造舒心就業品牌,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十四五”時期,瀋陽人社工作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舒心就業”民生品牌。
目前,全市已經全面推動“舒心就業”社區建設,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在社區提供求職招聘、技能培訓、就業援助等服務,搭建起一座座“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到今年年底將實現全市1153個社區全覆蓋。
全市創新開展以創業工作站為核心的“街創中心”建設,目前已建成32家創業工作站,計劃到明年年底實現全市110個街道全覆蓋。組建“瀋陽人力資源産業服務聯盟”,打造全國首家人力資源服務網上旗艦店。聚焦瀋陽市重點産業集群,構建“政府+市場”“統籌+精細”“均等+特色”人力資源服務重點産業全鏈條的格局。
“十四五”時期,全市預計城鎮新增就業超過70萬人,較上一個五年增長32%,佔全省總量的30%。“舒心就業”入選全國首批20個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範項目,“舒心就業進社區”獲評全國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構建引育留用生態,人才紅利充分釋放
“十四五”時期,瀋陽人社工作的最大亮點就是打造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吸引青年人才的瀋陽城市名片。
全市人社系統深入實施“興沈英才計劃”。圍繞“鼓勵創新創業、建強人才隊伍、數字賦能服務、助推新質生産力”四大核心任務,搭建起獨具特色的“七雙”服務體系,即“雙品牌”“雙卡”“雙40工作站”“雙聯盟”“雙保障”“雙認定”“雙賽”,形成全方位人才服務矩陣。
“十四五”時期,全市自覺融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暢通人才發展通道,推動人才供給側與産業需求側深度融合。在全國率先建立職稱評審委員會品質評估機制,成功入選全國專業技術人才管理服務改革首批試點城市。瀋陽市預計吸引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人才將達到78萬人,較上一個五年增長56%,為打造東北亞高品質人才交流中心和人力資源集散地奠定堅實基礎。
深化社保制度改革,保障體系更加健全
“十四五”時期,人社領域的最大改革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全市人社系統穩慎推動落實各項制度改革,加力完善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創新構建多層次社保服務體系。自今年1月起,平穩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落地見效,實現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標準逐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實現“二十一”連漲;推出財政墊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模式,推行“免申即享”服務;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五年為19.8萬戶企業減負31.1億元。
健全新業態治理體系,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十四五”時期,人社工作的最大課題是新就業形態治理。
五年來,全市人社系統不斷健全勞動關係協商協調機制,加大監察執法和仲裁調解工作力度,積極化解勞動矛盾糾紛,有效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在全國率先推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一體化保障制度”,開創了集中受理、多元調處、裁審銜接、立審執全鏈條貫通的先例。
瀋陽市首次以制度形式將醫療救治、傷殘補償、職業康復等保障措施惠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將滴滴出行等11家平臺企業納入試點範圍,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此外,瀋陽市還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列為第一批全國工傷康復重點改革探索試點聯繫城市。
瀋陽創造性提出農民工工資“首付制”解決政府項目欠薪問題,五年來,共向社會曝光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122件,將42個欠薪失信主體納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並實施聯合懲戒,構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信用監管格局。
升級人社服務質效,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邁向“十五五”,瀋陽市人社工作的最大任務就是繼續推動人社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五年來,全市人社系統強化主動服務、換位思考和利他精神,著力打造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協調有力、運轉高效的人社營商工作新格局。
全系統全面推動人社業務網上辦、掌上辦、窗口辦、登門辦、免審直返補不用辦“五辦”相結合。全面打造招聘、退休、社保卡、人才認定、高校畢業生補貼等14個高頻業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普及分業務窗口為綜合窗口,由“一事跑多窗”轉為“一窗辦多事”。建立訴求“即接即辦”機制,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和“交棒式”轉辦交辦制度。
目前,瀋陽已實現“數字人社”向“數智人社”的轉變。完善“瀋陽業市”舒心就業服務平臺網上就業服務功能,全省就業崗位互通共享。社保服務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推進智慧化社保經辦服務。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瀋陽市人社局將推出20條優化人社營商環境的實招硬舉,錨定打造東北地區就業集聚區和增長極的工作目標,圍繞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堅持投資于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不斷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全力推動瀋陽市人社領域工作在全省走在前、挑大梁,彰顯省會城市擔當。(文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