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預開戶全面啟動 付費行情誰買單困擾券商

國際在線2014-10-16 14:49:26

  原標題:滬港通預開戶全面啟動

  開戶門檻50萬元,付費行情誰買單困擾券商

  滬港通的號角尚未正式吹起,國內券商爭搶客戶的戰鼓已經擂響,證券公司借道港股通開通,掀起新一輪拉客熱潮。然而,在積極爭搶客戶的背後,熱情高漲的券商們仍不免擔憂早已習慣免費服務的內地投資者,能否適應“步步付費、服務多元”的香港市場呢?

  “得賬戶者得天下”

  以華泰證券為例。投資者僅需要賬戶資金規模超過50萬元,並通過移動終端的“漲樂財富通”在線作答一些港股基礎知識,並簽署合作協議,即可順利開通港股通賬戶。全程僅需要四個步驟,如果順利,開戶時間將不超過2分鐘。

  某滬上中型營業部滬港通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這些賬戶尚屬於在證券公司的系統內部開戶,但距離真實開戶僅一步之遙,一旦業務正式開閘,上述賬戶就能正常下單。

  目前,市場對滬港通在27日正式上線的預期日益趨濃,而根據中國結算最新推出的證券賬戶相關規定,自然人投資者參與港股通交易可以開立多個滬市A股賬戶。

  多名受訪的券商經紀人士認為,證券公司為滬港通投資者開立的滬市A股賬戶仍是普通的滬市A股賬戶,只在此基礎上將交易品種限制為港股通標的股。未來,一旦中國結算全面放行“一人一戶”,則滬港通投資者將立即實現“一人多戶”。因此,誰能搶得更多的滬港通客戶,誰就可能在正在逐步放開的“一人多戶”的客戶爭搶戰中佔得先機。

  華鑫證券滬港通業務負責人表示,國泰君安董事長萬建華曾説過,未來金融業是“得賬戶者得天下”。所以,只有緊抓住投資者的賬戶,才有可能為客戶潛在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務。港股通雖然只是為“一人多戶”開了一道口子,但券商無一不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高凈值客戶。

  “滬港通門檻達到了50萬元,能有這樣投資實力的大都是證券公司的優質客源。哪家券商會不重視?”東海證券某資深人士稱,公司上下正全力配合,以做好客戶登記工作。

  收費行情難住券商

  港股通開戶進入實質操作階段,也使得付費行情——這一讓國內大小券商無一不為之頭疼的問題再度被推到最前沿。

  據悉,香港投資者只有支付一定費用方能查看港股實時行情,不過,考慮到內地投資者早已習慣免費查看市場行情,上交所與港交所暫定,互換一檔行情給對方市場免費使用。這意味著,投資者可免費在行情軟體上看到港股通標的股的實時市場價格,但如果投資者想更進一步,查看五檔或十檔行情,則需向港交所繳納一定數額的數據服務費。並且即算內地券商在繳納行情“落地”的相關費用後,仍需按使用行情端的客戶數量徵收費用。

  “就算不能像上交所這樣免費提供五檔行情,但至少給個打包價啊。‘按人頭’收費,在國內到最後多半還是券商買單。”某券商經紀人士在提及付費行情時直搖頭,“以前大券商可以憑藉客戶規模攤薄成本,但這招在滬港通面前完全不靈。搞不好客戶開得越多,券商虧得越多。再加上證券組合費,沒幾家券商受得了。”

  有券商人士透露,某港股行情數據提供商給他們初擬的價格是每名客戶每月80元,由此推知年成本960元。“如果公司有1萬名客戶參與港股通,每年光行情成本就是小一千萬。”

  “查看五檔行情早已在A股投資者中深入人心,不僅如此,根據香港市場的交易規則,多檔行情對投資者下單的意義更加重要。”某不願具名的券商滬港通金牌講師表示,多檔行情不僅可以更真實的反映買盤/賣盤的力量懸殊,更重要的是在T+0制度下,報單價格與即時行情的息息相關。

  例如,在持續交易時段,投資者提交的申報價格,如為賣盤可較最佳買盤價低9個價位;買盤則可較最佳賣盤價高9個價位。

  “據我所知,上交所目前仍在與港交所反復溝通、商議,免費看五檔或者十檔行情的可能性不大,現在大家就是希望港交所能給國內券商一個團購價。”某滬上券商資深人士透露。

  “公司初步制定了幾個草案。最優計劃肯定是監管層出面協調,如果協商無效,我們可能採用採用分步式方式給予客戶一定的費用減免甚至免除。”某上市券商滬港通業務負責人稱。

  據悉,香港券商為了招攬優質客戶,就會在支付行情的費用下手,如月交易量達到一定金額後,採用費用打折徵收或免收的方式等,從而表現為各家券商在行情收費上沒有統一定價,不過通常在幾十港元到200港元不等。“不僅是香港,股票行情數據服務費在國際上其他市場也是要收費的,只是內地比較特殊,由於香港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短期內要香港向內地靠攏,實行實時行情完全免費基本不可能。券商要麼通過投資者教育活動,讓內地投資者接受行情收費這一國際慣例,要麼自掏腰包替投資者承擔這部分費用。”有香港中資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表示。

[編輯:王丹丹]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