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的“埃博拉總管”能管什麼
美國新上任的埃博拉事務“總管”不曾在公共衛生領域任職,遭到共和黨質疑
當地時間10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任命總統顧問克萊因(Ron Klain)為埃博拉事務總管,但“起用一個沒有任何醫學背景或傳染病防控經驗的政治人選”遭到美國部分議員的質疑。
9月28日,剛從利比裡亞返回的美國公民托馬斯·鄧肯被確診感染埃博拉,並於10月4日醫治無效死亡,成為首例在非洲以外被確診感染並死亡的埃博拉患者。日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又確認曾護理過鄧肯的兩名護士被確診感染,這打破了發現38年來“埃博拉非洲以外傳染”的“零紀錄”,引發美國乃至全世界的恐慌。
在此期間,曾信誓旦旦“我們已準備好了”的美國政府和醫療衛生體系,接二連三露出破綻:鄧肯第一次感到不適主動入院就診,院方在明知患者去過疫區且出現症狀情況下,因慮及患者無醫保、擔心費用而任其出院;兩名被感染護士確診之初,CDC和院方堅稱“醫療體系和規章制度沒有問題”,隨即傳出的“手套不密封”“(涉事護士)出現症狀並上報後仍被安排照顧病人”等消息,更引發了公眾對奧巴馬政府的不滿。
正如法國電視一台有關人員説的,長期以來美國人被有關部門灌輸和暗示,美國離埃博拉的威脅很遠,一旦人們發現瘟神近在咫尺,其恐慌、憤怒可想而知。
11月是美國中期選舉的“正日子”,共和黨當然不會放過借題發揮的機會,而素來重視輿情的奧巴馬則竭力“救場”:15日晚,他呼籲修訂醫院針對傳染病的醫護規則,次日奧巴馬不僅授權五角大樓派遣預備役士兵前往西非對付埃博拉,更表示將任命專人負責埃博拉疫情應對,“埃博拉總管”在此次表態後12小時內應運而生。“埃博拉總管”是新設的職位,將直接取代CDC主任弗裏登,成為美國政府應對埃博拉事務的全權代言人。
在“總管”出臺前,共和黨議員們抨擊奧巴馬“不負責任”,在CDC不稱職情況下遲遲不任命新專員;“總管”出臺後,他們照批不誤,矛頭則指向克萊因本人,指任命他是“舉親不舉賢”。如果説共和黨此刻是“逢奧巴馬必反”,其言論可置之不論,那匆匆任命一名外行“光桿司令”協調繁複的埃博拉疫情應對,而非在已成形的CDC體系改進上下功夫,顯然有其深意。
對焦頭爛額的奧巴馬和民主黨而言,國內政治和選民信任危機這個“疫情”,顯然比埃博拉的威脅更大。正如許多媒體所言,奧巴馬政府在信任危機下,如果還不趁早切割,將CDC這個被《華爾街日報》等直斥為“失敗者”的機構當替罪羊拋出,“疫情”勢必累及更多。任命“總管”固然被諷“更像奧巴馬在自救,而非救人”,但至少可以顯示政府在作為,這在擁抱救治鄧肯醫護人員等“低端自救行為”療效不彰後,已是不得不發的強心針。
“埃博拉總管”到底能管什麼,這並不重要,從根本上,他要救的是奧巴馬、聯邦政府和民主黨,而非埃博拉疫情和患者,而應付後者的“臟活累活”,恐怕還得是已背上黑鍋的CDC去幹。(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