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被砸,安倍“女性經濟學”何去何從

廣州日報2014-10-27 09:03:38

招牌被砸,安倍“女性經濟學”何去何從

日本法務大臣松島綠(左)和經濟産業大臣小淵優子

    本月20日,日本經濟産業大臣小淵優子和法務大臣松島綠在同一天請辭。距離日本首相安倍重組內閣不到兩個月裏,兩名女將便相繼因捲入醜聞而下臺,無疑令此前一直高調倡導“女性救國”政策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倍感尷尬。 

  安倍在6月重磅推出“女性經濟學”政策,意在提高女性在企業中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增加日本勞動力數量,進而幫日本經濟復蘇。為了身體力行,安倍在9月重組內閣時特意把5名女性納入麾下並委以重任,創日本歷屆內閣女性閣僚數量之最。這一十足的噱頭被視為安倍政權的“招牌”,而如今兩名女將黯然下臺,有日媒直接稱安倍的“招牌”被砸。

  造成這一後果的直接原因,首先是安倍先前一味提倡“女性經濟學”,卻忽略對內閣成員必要的背景審查。此外,相較于啟用具有獨立見解,甚至敢於挑戰政府政策的女將,安倍似乎更傾向於啟用一些具備溫柔、親和等傳統女性特質的官員,協助他推銷一些備受爭議的政策。別有諷刺意味的是,安倍內閣現任另一名女將——負責少子化、男女平等和食品安全等事務的擔當大臣有村治子,本身就是一名反對女性繼承王位、捍衛“女主內”等傳統觀念的保守派人士。

  “女性經濟學”的核心主張在於尊重女性,給予女性充分空間施展才能,這樣才有機會真正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而安倍打“女性救國”招牌的做法形式大於內容,顯然與這一宗旨背道而馳。

  日本是一個以男權為中心建立起來的社會。受制于“相夫教子”傳統,大多數日本職業女性仍不得不放棄工作成為家庭主婦。要打破這些傳統觀念無法一蹴而就,更不是任命幾位女性內閣官員就能掀起天翻地覆的變革。

  根據安倍的承諾,他要改變男性主導的日企文化,2020年確保女性佔據30%的領導崗位。然而,缺乏實質性政策支持,承諾只能是一紙空文。什麼是實質性政策?挪威就是好例子——挪威政府在2003年修改公司法,規定管理層女性比例低於40%的企業,面臨被解除上市資格的懲罰。

  被砸了“招牌”的安倍,若想繼續推動“女性經濟學”政策,就必須多想辦法,一方面推行更實際、操作性更強的具體措施,另一方面應花大力氣打破約束女性的體制,讓日本民眾真正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否則,“安倍女性救國政策”恐將只是個笑話。(王希怡)

[編輯:王瑞芳]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