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解散眾院放手一搏保執政 放狠話敗選將下臺

中國新聞網2014-11-19 08:49:57

   中新網11月19日電 綜合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8日晚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宣佈解散眾議院,年內舉行大選;並推遲消費稅增稅,以旨在擺脫通縮的自身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問信於民,甚至“放狠話”稱選舉失敗將下臺。二度上臺不到兩年時間,目前,“安倍經濟學”飽受質疑、安倍內閣醜聞不斷、支持率不斷下滑,安倍急需“法寶”放手一搏,握牢執政主動權。

  “安倍經濟學”被指失敗 執政兩年陷危機

  記者會上,安倍表示,將按照“12月2日發佈公告、14日投計票”的日程進行眾院選舉。就推遲消費稅再增稅的理由,他稱:“如果繼今年4月後再次上調,將會抑制個人消費,從而危及擺脫通縮。”他同時斷言,不會保留《消費稅增稅法》中規定可根據景氣情況停止增稅的“景氣條款”,延期一年半之後不會再次推遲。

  安倍還就承擔敗選責任強調稱,如果聯合執政的政黨無法維持半數以上議席,則意味著安倍經濟學被否定,屆時他會下臺。

  分析認為,安倍此次出手解散國會,早在其此前于國外參加國際會議之際,已通過媒體隔海“事先張揚”。此間朝野各黨派,也著手面對選戰的又一輪“合縱連橫”。但安倍的此番大動作,依然招致在野黨方面的一片指責之聲,質疑其為何在延期增稅已不再有政黨反對的情形下,非要“勞民傷財”解散國會折騰一番,實質是為了掩蓋安倍政權經濟政策的失敗。故而紛紛考慮將此番大選的爭執點,放在“安倍經濟學”的成敗是非上。

  2012年12月上臺時,安倍繼承了消費稅計劃,承諾通過包括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的“安倍經濟學”重振經濟。

  但是,日本內閣府日前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第三季度的GDP下滑1.6%,這意味著日本經濟連續兩個季度陷入負增長,日本經濟陷入衰退,安倍經濟學遭遇“當頭一棒”。無獨有偶,日本媒體實施的最新輿論調查也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已經跌至45 %,32.3%日本民眾認為“安倍經濟學”是失敗的。

  日媒評論指出,日本第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數據印證了消費稅增稅後經濟形勢的低迷。安倍政府曾樂觀認為到夏季前後經濟將重返增長軌道,但這一結果反映出,“安倍經濟學”已經窮途末路。

  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瑞銀財富管理公司(UBS Wealth Management)早在2013年就對日本發出警告稱,如果“安倍經濟學”無法令日本經濟恢復增長勢頭,日本將可能面臨滯脹風險。瑞銀首席投資官甚至表示,如果日本不能實現經濟增長,安倍經濟學“將可能以一種末日的形式告終”,稱之為“安倍末日”。

  在多方批評的重壓下,安倍18日不得不宣佈以“安倍經濟學”問信於民,呈現出放手一搏的姿態。

  解散眾議院 欲化險為夷達成政治目的

  按照計劃,日本應該在2016年大選,但根據日媒消息,安倍在今年七、八月份就開始醞釀解散國會。現在似乎時機到來,安倍恰好可以借提升消費稅的是非得失這個問題解散眾院,化解執政危機。

  此時解散眾院舉行大選對於安倍來説,有幾大優勢:

  第一,近期,安倍內閣成員接二連三捲入“政治獻金”醜聞。10月20日,一天之內,經濟産業大臣、法務大臣先後都因為資金問題辭職,而最近剛剛上任的新任經濟産業大臣宮澤洋一又陷入了非法收受政治資金的醜聞。這讓安倍現政權顏面無光。而在野黨則鍥而不捨地在國會上追究安倍的任命責任。安倍可以借本次選舉,將此前被曝有“政治資金”問題的政治家清理出內閣甚至國會,改善政府形象。

  第二,排除安倍閣僚醜聞,目前,自民黨的支持率遠遠高於其他黨派,在野黨雖已開始警覺,但尚未真正形成聯手對抗自民黨的態勢。發動“突然襲擊”,有利於確保自民黨的勝算。安倍之所以冒著風險決定解散,還可能還顧及了希望避免2016年眾參兩院同日選舉的公明黨的意見。

  第三,安倍還可借機重新立法推遲提高消費稅計劃,打壓自民黨黨內或政府財政系統“增稅派”的勢力,確保推行自己的執政理念。安倍政府的一名官員也透露,“選舉不是為了消費稅,而是為了推進‘安倍經濟學’” 。

  第四,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自民黨將會在本次選舉中勝出,那麼安倍自然“功不可沒”,在2015年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安倍就能實現連任,可以穩坐首相寶座。安倍的夙願是“修改日本憲法”,如果能穩坐首相寶座,距離“修憲夢”也就進了一步。

  因此,對於安倍來説解散眾議院不僅僅為化解當下的危機,更為日後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更加強勢地推進其執政策略。

  日媒評論稱,安倍此次解散眾議院與其外叔公、日本前首相佐藤榮作1966年解散眾議院的情況極為相似。當時執政的自民黨發生一系列政治醜聞,使得佐藤內閣遭遇執政危機,國民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在野黨也乘機攻擊政府,但佐藤通過解散眾議院化解了危機。

  是否棋險一招?“危”“機”並存

  早在執政黨內部颳起“解散風”時,自民黨內部便有議員提出異議稱,“提升消費稅與解散眾議院怎麼都聯繫不起來?”在野黨更是指責安倍此時解散眾議院,“無大義可言,解散眾議院只是為了爭取政黨利益、推行謀略”。

  安倍18日在記者會上明確表態後,日本在野黨紛紛譴責稱“這是增稅失敗的解散”。在野黨方面斷定安倍提出的經濟刺激政策“安倍經濟學”不會成功,準備全面對抗安倍政權。

  日本民主黨幹事長枝野幸男在國會議事堂批評稱,安倍的決定是一個“無法理解為何選舉的‘自私的解散’”。他稱,“安倍經濟學”煽動了日本國民的期待情緒,可民眾生活水準卻日益下降。維新黨共同黨首江田憲司表示,“在經濟處於衰退局面的情況下卻使用高額稅金來解散,意義何在”,質疑解散的時機。日本共産黨委員長志位和夫斷言,安倍只是考慮到解散越拖越是無路可走,所以乾脆現在解散。

  如果實施選舉,雖然自民黨在眾議院佔294席位(總共480席位),勝出的可能性較大,但分析指出,能贏多少更為值得關注。如果中右翼政黨在眾議院超過三分之二席,安倍要實現"修憲夢"也將更加輕鬆。

  安倍的政治路線是要推進日本修改憲法,而聯合執政的公民黨對此一直持慎重態度。如果進行選舉,也可能在野黨會出現分化。中右的政黨可能能夠擴大陣營,如果是這樣一個格局的話,將來安倍要修憲,他可能跟中右政黨進行大聯合,形成就是改憲陣營或者改憲聯盟的可能性就不能排除。

  但另一方面,自民黨也存在丟失部分議席的風險。分析認為,這次提前舉行選舉,可讓選民對安倍的經濟政策作出評判。然而,若執政黨沒有明確的政策動機,也可能會進一步引發民意反彈,導致自民黨席位減少。此外,安倍政權本年度內或無法確立2015年的預算方案,甚至因為大選,日本將産生“政治空白”。

  不少日本媒體認為,日本當前經濟低迷、民眾對提升消費稅多有抱怨。日本專家亦指出,作為安倍執政政策主心骨的“安倍經濟學”已經難以為繼。日本政府將根據經濟狀況來判斷是不是再度增稅至10%。但日本國民對再增稅可能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深感憂慮。

  從日本國會的構成和職能來看,解散眾議院本就是日本首相在應對複雜局面、擺脫不利困境、爭取主動權時的一種策略,由此頻繁被利用,但它並非是“萬能法寶”,日本政壇也不乏失敗的前例。即使安倍政權贏得選舉,亦難帶領日本走出“不景氣”,同樣存在喪失民心、失去信任的危險。(完)

[編輯:張斯路]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