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河道清淤發現兩枚炮彈 屬於迫擊炮彈
2014年11月24日中午11點50分,四川省敘永縣震東鄉落業村南瓜洞炸彈銷毀現場,緊隨著“轟隆”兩聲,敘永縣永寧河清淤除沙過程中發現的兩枚廢舊炸彈被引爆。據了解,該彈屬於迫擊炮彈,從銹蝕程度看,應該不屬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從發現地來看,可能是六、七十年代縣內民兵集訓時,迫擊炮訓練過程中打出去沒爆炸的啞彈。
發現炸彈 村民認為是日軍空投炸彈
“22日是我值班,當時接到採砂場報警,説在篩選沙子的時候發現了一枚炮彈。”敘永縣龍鳳鄉派出所值班民警謝莉沙回憶當時的情境。“這種炸彈我也只是在電視中看見過,沒有處理經驗,於是便向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報告。23日還是我值班,沒想到同一採砂場再次發現同樣的炸彈。”
敘永縣龍鳳鄉宏運沙場目前正在對該縣城區永寧河定水至楊武坊河段進行清瘀除沙作業,將河中採集的泥沙運往沙場進行後期處理,工人在進行沙子篩選時,發現泥沙中夾雜著了一個“不明物體”,拿出來一看疑似是炸彈。“大家都沒有見過,當時可把工人些嚇慘了。沒想到昨天(23日)又發現一個。”沙場現場工人介紹。“當地老年人看到後,認為是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扔在敘永的炸彈。”
現場查看比空投炸彈小了很多
記者現場看到,炸彈呈葫蘆狀,彈身有規則旋轉線紋,最寬處有兩輛較深的紋線,整體長約40釐米,寬約10釐米,重約3000克,尾端有“12”兩個阿拉伯數字,前有撞針孔,尾翼有別挂裝置,因炸彈外表銹損嚴重,無法辨認炸彈的種類、名稱、産地及編號。
“單個個頭比較小,不應該是飛機扔下來的空頭炸彈,應該屬於迫擊炮類的炸彈,只是數量比較少。以前發現的主要是手榴彈、手雷之類的。”敘永縣治安大隊葛正軍告訴記者。
武裝部釋疑 應為解放後民兵實彈訓練啞彈
“這個不是航彈,那個的體積要大得多。”隨後,記者從敘永縣武裝部獲悉,該彈屬於迫擊炮彈,從銹蝕程度看,應該不屬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從發現地來看,可能是六、七十年代縣內民兵集訓時,迫擊炮訓練過程中打出去沒爆炸的啞彈。
據了解,敘永縣人民武裝部以前曾經在永寧河上游有民兵訓練場,在發現地附近也有訓練場,具體是什麼時期留下的,現在的工作人員很難給出準確的答案。“迫擊炮有60炮,70炮,100炮,沒有看到實物,我們也不好確認。”敘永縣武裝部工作人員介紹。迫擊炮經過撞擊之後引燃彈尾翼火藥,將炸彈推進,抵達摧毀物時撞針碰擊地面,點燃內部炸藥發生爆炸。“若是訓練彈的話,就沒有裝炸藥。”
永寧河清淤作業以前也進行過,像今天這種炮彈還是首次發現。該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工作人員介紹。
2014年11月24日中午11點50分,四川省敘永縣震東鄉落業村南瓜洞炸彈銷毀現場,緊隨著“轟隆”兩聲,敘永縣永寧河清淤除沙過程中發現的兩枚廢舊炸彈被引爆。據了解,該彈屬於迫擊炮彈,從銹蝕程度看,應該不屬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從發現地來看,可能是六、七十年代縣內民兵集訓時,迫擊炮訓練過程中打出去沒爆炸的啞彈。
2014年11月24日中午11點50分,四川省敘永縣震東鄉落業村南瓜洞炸彈銷毀現場,緊隨著“轟隆”兩聲,敘永縣永寧河清淤除沙過程中發現的兩枚廢舊炸彈被引爆。據了解,該彈屬於迫擊炮彈,從銹蝕程度看,應該不屬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從發現地來看,可能是六、七十年代縣內民兵集訓時,迫擊炮訓練過程中打出去沒爆炸的啞彈。
2014年11月24日中午11點50分,四川省敘永縣震東鄉落業村南瓜洞炸彈銷毀現場,緊隨著“轟隆”兩聲,敘永縣永寧河清淤除沙過程中發現的兩枚廢舊炸彈被引爆。據了解,該彈屬於迫擊炮彈,從銹蝕程度看,應該不屬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從發現地來看,可能是六、七十年代縣內民兵集訓時,迫擊炮訓練過程中打出去沒爆炸的啞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