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余教授”們玩壞了的師生戀
10月24日,北大畢業生實名舉報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余萬里多次與女留學生發生不正當關係,致其懷孕。化名王靜的女留學生,面對媒體聲情並茂的講述,加上事件本身所涉及的重磅字眼:“性虐”、“換妻”、“群P”,再結合近些年來學生與老師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各種新聞,余教授在媒體和網友的口誅筆伐中,終於萬劫不復。11月22日晚,北大官方微博通告,給予余萬里開除黨籍、撤銷教師職務、撤銷教師資格處分,開除出教師隊伍。
我今天想跟眾人討論一下,這些年被玩壞了的“師生戀”。
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親”與“子女”談戀愛,有悖天常人倫,是會被族長判“沉豬籠”的;古時男女大防,兼女人社會地位低,學堂大多不招女生,想搞師生戀也找不到對象啊。看來,中國古代根本就沒有師生戀存在的土壤!
如果真要追溯中國的師生戀,得從晚清民國開始。
當時,一大批海歸學子回國投身教育事業,一大波女子進學堂接受現代教育,從此奠定師生戀開啟的基礎。在女學生眼中,先生們學貫中西、風流瀟灑,又尊重女性,分分鐘秒殺老家的土鱉,因此,賽先生、德先生再可愛,也沒有自己的“男神先生”可愛。而在先生們看來,女學生們青春亮麗,與自己志趣相投,如能琴瑟和鳴,當然也是極好的,只可惜先生中不少人身負“包辦婚姻”。固然女學生從裏到外,均遠勝過老家的“黃臉婆”,但“結髮妻不可棄”的傳統道德這關並不好過。師生戀對他們來説,無異於一道艱難的選擇題。
最終,多數先生還是堅守儒家傳統,大家都知道的胡適先生,就是跟父母包辦的老婆白頭到老的,當然也有少數會勇敢與學生展開戀情。其中,最知名的一對莫過於魯迅與許廣平。這段當時並“不道德”的師生戀,之所以被後人傳為愛情佳話:一是因為先生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文學地位;二是,魯迅先生與許廣平代表了對吃人的封建禮教的反抗,屬於革命行為。
時光流轉,到了現今社會,老師和學生們早已沒有前輩們的封建束縛和痛苦抉擇,卻慢慢地把“師生戀”玩壞了。原本,只要兩個人都是單身,都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傾心相愛,有何不可呢?可這種“愛”卻愈來愈多地與利益交換糾葛在一起,喪失了原本的本真和美好。
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大學老師雖然聽起來清貧,但是還是有一些特權的,有些甚至能夠影響到學生的命運。於是,便有忘了師德的老師,為了一時慾望染指青春學生,甚至保持不正當關係。當然,誰都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我們也不能一邊倒地認為,一旦師生發生問題,錯就一定在老師,因為大學生不是小學生,大學女生未成年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了,早就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其中,也確實不乏,明知老師有家室,卻仍然勇往直前地充當“二奶”、“小三”和“慾望發泄物”,這時的“師生戀”恐怕早已成為了赤裸裸的權色交易物。這不僅僅是一個校園問題,更是一個嚴重社會問題的校園版。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南非著名作家庫切在他那本著名的小説《恥》裏寫道:“作為教師,我們是握有權力的人。也許該禁止將權力關係和性關係混在一起……在處理二者的關係時,應當表現出格外的謹慎。”
在很多國人心裏,遙遠的美國,一直是我們“膜拜”的開放和民主的典型,但是,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教師和工作人員手冊裏都有這樣一條規定:嚴禁教師去“招惹”學生,或者更明白地規定不準和學生有任何的浪漫或兩性關係。2001年,這條規定更繼續嚴格到,沒有直接指導關係的老師和學生也不能談戀愛。
這樣的規定無非有兩點考慮:一是,防止濫用權力,老師和學生之間權力現實的不平等,決定了如果允許師生戀,沒有權勢的學生就有可能被脅迫。二是,防止老師被惡意指控,感情中的男男女女,是非對錯有誰分得清,真的一朝分手,事情曝光,就像我們面對余教授的新聞,對錯不用看,一個標題就足以讓看客的情感傾向師生戀中的“弱者”,也就是學生,學校丟不起這個人,更何況是百年北大。
當然,不管是生活中,還是文學作品中,我一直願意認為,師生之間大部分的結合是出於真愛,一小部分的畸形關係,引起的軒然大波,絕對不足以顛覆主流向好,只是,師生戀因為涉及“師生”,所有涉及其中的男女就都要謹慎,畢竟,誰也不希望讓美好變餿了。(龔萬鵬 更多好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憂鍋憂米”:yongguoyou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