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學家:外星生命可能曾隨隕石降落在地球

環球時報2014-12-20 09:33:14

  《俄羅斯報》特約記者維克多·庫茲明

  俄羅斯科學家11月下旬發表報告稱,生命通過隕石從太空降落到地球的可能性已為試驗證實。這一情況在“光子-M4”科研衛星返回地球過程中發生。經查明,一種嗜熱性微生物通過稠密大氣層後能在隕石表面存活下來。據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科研人員介紹,這裡所説的是生存在類似于勘察加溫泉的高溫物體上的嗜熱性微生物。該試驗中分佈于飛行器表面的24個特殊單位中,只有3個微生物存活了下來。

  微生物寄生國際空間站?

  來自該衛星的微生物一進入地球營養豐富的環境便開始大量繁殖。當然,這一事實還不能作為完整理論依據,因為飛行器在太空中的高度僅為575千米,如再升高,環境則有所不同,輻射影響也會更強。莫斯科國立大學核物理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帕納斯尤克表示:“很難説微生物在這種環境下能否存活,也不能完全確定太空射線會殺死所有生物。”

  俄羅斯科學院的科學家們現階段至少暫時推翻兩個理論,即生物無法在外太空中存活,以及隕石落入地球時所有微生物都會燃燒殆盡。後一項尚需進一步確認。俄科學院隕石委員會成員維克托·格羅霍夫斯基認為,天體進入稠密大氣層時,沒有一種微生物能在天體表面存活下來,90%的部分都會被燒掉。他説,證實這一理論不能僅限于研究天體表面,還應深入到天體內部。它們至少可以適應國際空間站中的生活環境,在地球上的表現相對平靜,一旦進入軌道站環境就不得不尋找新的棲息地並寄生在任何非金屬表面。

  太空真有浮游生物嗎?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不久前曾證實,國際空間站表面可能會存在一些組裝和倉體入軌之後殘留的微生物。“測試”項目所做的試片分析證實了這一點。11個試片中有4個上發現了微生物和寄生於巴倫支海的海洋異養浮游生物的DNA片段。同時,所有試片均未發現劇毒性火箭燃料。科學家認為,出現海洋浮游生物的原因在於4萬-7萬米高處會形成含有生物體和微生物的太空粉塵,通過氣流被投放到那裏。同時還有一種理論認為,並非所有微生物都起源於地球。這一理論暫時既無法得到證實,也無法被推翻,因為科學家們也無法確認研究過地球上的所有微生物。

  火星理論是否成立?

  俄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長伊萬·莫伊謝耶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發現並不意味著地球上的生命來自於隕石。他認為,宇宙空間充滿射線,這是事實上可以穿過任何障礙物的、帶有極大能量的重元素核心。這些核心與任何複雜的分子相互作用都會將後者摧毀。莫伊謝耶夫強調説:“如果我們假設隕石不是來自太陽系,那麼它就是經過數百萬年的時間在宇宙射線的作用下飛抵地球的。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複雜的分子都無法存留,更何況蛋白質生物。”

  莫伊謝耶夫表示,有一種理論認為生命起源於火星並通過隕石進入地球。還有一種假設認為隕石可能是以前火星上火山活動形成的。但這樣就會産生另外一個矛盾:如果隕石來自火星,那麼它從火星起飛和經過地球大氣層的時候就會經受極高溫的雙重作用。他認為:“在這種條件下,某種生物還會存活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而且火星上産生生命的可能性也比地球要低得多。”不過,火星理論還有轉折。瑞士洛桑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8月初公佈了在火星隕石中發現有機碳痕跡的研究結果,認為生物起源於這些痕跡的可能性相當高。碳可以保存在石縫中。隕石可能會在小行星撞擊中脫離火星,經過漫長的太空之旅後進入地球。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編輯:張斯路]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