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在日外國人實習生受剝削 時薪最低不足2元

國際在線2014-12-25 16:09:02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朝日新聞》12月25日報道,由於日本人口不斷減少,勞動力也呈減少趨勢,為此日本政府提出了擴大外國實習生規模的計劃。但一些在日外國實習生卻忍受著非常惡劣的工作環境。

  孟加拉國人卡莉達(音譯)聽説在日本每月可掙1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280元),于2011年秋季作為外國人技能實習生到達日本。她和20多名來自中國的實習生在長崎縣一家服裝廠工作。

  據卡莉達介紹,她們有時需在縫紉機前工作到淩晨,每月工作時間在400小時以上,只能休息2到3天,加班超過200小時。這些實習生居住在工廠內宿舍,每個房間住10人,外出還需獲得批准。

  但卡莉達每月工資僅有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150元),公司社長以住宿費為由扣除約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70元),之後為她介紹工作的孟加拉人還會拿走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90元),留在自己手中的僅剩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0元)。這些錢按時薪來算,每小時不足25日元(約合人民幣1.29元)。

  卡莉達曾在2012年對公司提出不滿,但被公司要求離開日本。她拒絕登上飛機留在了日本,後通過熟人介紹到其他食品工廠工作。回憶起在服裝廠的經歷,卡莉達稱:“就像做奴隸一樣。”

  2013年春季,卡莉達狀告公司社長,要求對方賠償應付工資。律師介紹稱,10萬元的月薪已經低於當時長崎縣的最低工資水準(時薪646日元,約合人民幣33.41元)。但該社長以“訴訟還未結束”為由拒絕了《朝日新聞》的採訪。

  報道稱,為解決日本人口減少帶來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安倍政權提出了擴大外國人實習生規模的策略。目前,約有15萬外國實習生在日本工作,從事農業、漁業、紡織業等68種職業,其中近7成是中國人。

  在日本厚生勞動省2013年進行過監督或指導的雇傭實習生企業中,約8成的1844家存在未付加班費、勞動時間過長等違反勞動相關法律的問題。報道質疑,在現體制下擴大實習生規模或引發更多問題。

  日本的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是允許外國人到日本學習技術的一項制度,實習生可在日本滯留3年。安倍政權正在就將時間上限延長至5年、加入看護等行業展開討論。由於一些日本企業利用這一制度使外國人陷入低工資等惡劣的勞動環境,美國國務院在2014年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中批判其“存在強制勞動的事例”。

[編輯:顏觀潮]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