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再失聯,東南亞航空業發展之憂

新京報2014-12-29 16:12:51

  亞航

  接二連三的“失聯”表明,對於民航這個特殊服務業而言,一味追求運能擴張,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隱患,最突出的就是航空管制能力、客機品質、機組人員素質的瓶頸制約。

  北京時間昨日7時24分,印尼泗水飛往新加坡的亞航QZ8501航班與雅加達塔臺失聯,失連線型為空客A320-200,機上載162人。這一年裏,馬來西亞的民航機居然“失聯”了三架之多:3月8日飛出詭異航線後下落不明的馬航MH370航班、7月17日在烏克蘭上空消失的馬航MH17航班,和12月28日剛剛“失聯”的亞洲航空QZ8501航班。

  MH370和此次的QZ8501“失聯”點相近,甚至許多已知細節都有似曾相識之感,不免讓人感到困惑:為什麼總會“失聯”?

  上一次的“失聯”暴露出東南亞各國空管存在一些漏洞和問題,尤其在幾國航管區交界的“幾不管”空域問題更多。這在一切正常時並不會顯示出什麼麻煩,一旦發生意外易造成“一筆糊塗賬”的結果,讓失事變成“失聯”。此次QZ8501航班航線全長不過1377公里,航班飛行時間僅兩小時左右,且全程均由印尼方面提供空管,但仍然發生“失聯”事件。這些都表明,儘管MH370事故發生後,大馬和東南亞周邊國家相關部門一再表示要“亡羊補牢”、“引以為鑒”,但問題的解決,絕不可能立竿見影。

  印尼方面早先曾表示,失事海域搜索難度較MH370低,將抓緊白天時間加大搜索力度,但直到入夜搜索並未獲得重大發現,希望此次搜索能儘快有所突破,以便於及時找到航班失事的原因所在,給國際社會一個交代。

  航班頻頻失聯,不得不讓人們關注其發生的一些背景因素。東南亞是全球民航業發展較快的地區,東盟區域內的泰航、新航、馬航等是大航空公司的佼佼者,而馬航則是亞洲範圍內最早、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此前馬航接連發生的“失聯”,曾讓人們擔心原本經營艱難的大航空公司,會在與廉價航空公司的競爭中更加弱不禁風,但如今剛剛當選“最佳廉價航空公司”的亞航也未能倖免。

  廉價航空公司價格低廉,但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服務縮水和航班飛機老化。亞航當初的崛起,正是走了“租機打天下”的路數,在短時間內用低成本構建了一支龐大的機隊。這樣的機隊存在更多諸如飛機老化、機組構成複雜(此次QZ8501上就有外籍機組人員)等隱患。廉價航空公司還往往通過在周邊國家“繁殖”子公司快速發展。此次失事的客機,就屬於亞航控股的亞航印尼公司。較諸母公司,這些子公司的安全隱患自然更多。

  東南亞是近年來民航機隊增長最快地區航空客運市場,但與此相對應的是,該地區航空設施和資源不足,以及管理落後。MH370航班失聯之後,馬方反應以及應對能力的不足,已經呈現在世介面前。儘管,事件原因未明,但是接連發生的“失聯”已經不能不令人引起警惕,對於民航這個特殊服務業而言,一味追求運能擴張,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隱患,最突出的就是航空管制能力、客機品質、機組人員素質的瓶頸制約。如果説後二者尚可通過航空公司本身加大投入來彌補,前者則有賴東南亞各國的進一步合作來解決。(陶短房)

[編輯:蔣麗麗]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