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逼近極枯水位 湖中明代石橋顯露
中國青年網2014-12-31 10:12:20

12月30日,江西九江,隨著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由於水位持續下降,一座建造于明崇禎四年間(1631年),距今近400年的“千眼”古石橋露出水面,橋身全部由花崗石製成,總長2930米,被譽為“全國最長的湖中石橋”。

江西省九江市,石橋全部露出水面,部分擱淺在湖灘上。遊客走在石橋上拍攝。

鄱陽湖逼近極枯水位,湖中明代石橋顯露。

江西省九江市,石橋全部露出水面,部分擱淺在湖灘上。
[編輯:顏觀潮]

12月30日,江西九江,隨著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由於水位持續下降,一座建造于明崇禎四年間(1631年),距今近400年的“千眼”古石橋露出水面,橋身全部由花崗石製成,總長2930米,被譽為“全國最長的湖中石橋”。

江西省九江市,石橋全部露出水面,部分擱淺在湖灘上。遊客走在石橋上拍攝。

鄱陽湖逼近極枯水位,湖中明代石橋顯露。

江西省九江市,石橋全部露出水面,部分擱淺在湖灘上。
![]()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