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表演藝術家蘇文茂逝世 被譽為“文哏大師”

央廣網2015-05-04 10:05:08

相聲表演藝術家蘇文茂逝世 被譽為“文哏大師”

  蘇文茂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中午12點23分蘇文茂先生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蘇老以“文哏”見長,被人譽為文哏大師,將相聲“文哏”藝術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哏”是相聲的一種表演風格,以文學作品為基本內容的段子,説起來比較文雅,含有知識性。文而不溫,含蓄雋永,就是對“文哏”最好的説明。“文哏”大師蘇文茂先生一生創作和演繹了多部相聲作品,深受觀眾尊敬和喜愛。

  昨天中午12點23分,蘇文茂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7歲。他的兒子蘇明傑告訴記者,父親此前已經臥床多年。

  蘇明傑:身體狀況始終不好,在炕上躺了4年多。真是,他的病就是腦栓塞,堵了之後一點一點的發展到很厲害,後來就有一隻眼睛失明瞭,就説不出來話了,哎,説了一輩子相聲,這個時候看的我,看的特別傷心。

  1929年2月,蘇文茂生於北京廣渠門外樓梓莊。因幼年家貧,12歲時,蘇文茂到天津一家藥鋪當學徒。那時候,他酷愛相聲。幾經輾轉,蘇文茂終於結識了常寶堃,並於1943年在天津拜常寶堃為師。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蘇文茂開始挖掘更多的傳統曲目,排演了多段久未上演的曲目,如《打白朗》、《賣五器》等。在整理傳統相聲的同時,他還演出了《學習張士珍》、《廢品翻身記》、《高貴的女人》、《新局長到來之後》、《紅樓百科》等,都成為當時相聲曲目的代表作。

  劉俊傑:他在藝術上他追求那種文哏,作為文哏是很難很難的,它的藝術上很多,就是我們相聲上應該有效果,應該有包袱,就我這樣説可以有包袱,但這樣説就俗了,他寧肯不要,他就一直堅持著這樣。

  蘇文茂先生一生創作和演繹了眾多讓觀眾喜聞樂見的相聲藝術作品,然而臨終時卻囑託不想以大師與大家為自己的稱謂。

  蘇明傑:臨終的時候,就是説,前兩年還能説話,我説您要個什麼稱謂啊,他説我不要大師,我也不是什麼大家,我要一個人民藝術家。

  可以看得出蘇文茂先生的確是當得起大師、大家這個稱謂,其實蘇先生不僅僅是相聲界的大師,在他的徒弟眼中,蘇文茂更是人生的導師。

  相聲演員劉俊傑作為弟子追隨蘇文茂50餘年,他説,跟師傅學做人讓他受益匪淺。

  劉俊傑:他很少有私下裏説人不好,沒刨過人,但是他又直言不諱。發現你有毛病他可以當面跟你説,而他在藝術上的追求在一般常人不能為的。比如説他是文哏,他不説粗俗的,倫理的不説,諷刺殘疾的他不説,最後先生給人留印像是那些別人拿不動的。

  得知大師去世的消息,眾多業內人士紛紛悼念。編劇史航感嘆“蘇先生説的格外有味”,“現在有味道的人漸漸少了,漸漸遠了。”天津文聯原黨組書記孫福海表示,蘇文茂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一些處事方式值得現在的藝人學習、借鑒。

  孫福海:這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他本身經紀上不富裕,可是不做廣告。為什麼不做廣告,他説我不反對別人做廣告,我不做廣告是因為我不懂,最重要的我要對得起喜歡我的觀眾。所以蘇先生一輩子拒絕了許多這種高報酬的。

  據了解,蘇文茂先生的追思會預計將於5月9號左右在天津舉行。我們在這裡也祝福蘇文茂先生一路好走。

[編輯:顏觀潮]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