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集團峰會在德國閉幕 G7或將成就"氣候總理"默克爾

國際在線專稿2015-06-09 16:57:56

  國際在線報道(駐德國記者 武詩韻):當地時間8日,為期兩天的七國集團峰會在德國閉幕。東道主德國在這次峰會中顯示出更加積極的參與全球事務的能力和願望。特別是在解決全球氣候問題上,德國不僅可以凸顯自身的優勢,還能在全球格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峰會閉幕宣言中,德國總理默克爾宣佈了七國首腦達成的氣候變化約束性目標:“我們要確保所有國家都能駛入這一發展軌道,從而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也就是明確了‘兩度目標’。”

  這也意味著,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10年相比要減少40%至70%。這一目標意味著巨大的産業結構改革。德國是能源轉型的先行者,這一理念通過G7將擴大它的影響範圍。默克爾表示:“我們知道,要大幅削減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人們必須清楚,在本世紀需要進行全球經濟的‘去碳化’。”

  對於這一成果,綠色和平組織的專家穆希邁爾表示:“G7峰會提出了一個未來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前景,並且把它細化了。這次首先就拿煤炭開刀了。”

  宣言稱,到2050年通過創新技術改變能源産業結構,逐步退出煤炭發電,並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歐洲本身沒有大量石油資源。減少對燃油的使用量可以同時降低對汽油來源的戰略依賴,從而有效降低政治風險。七國集團在本次會議上加強了對俄羅斯的制裁,自然會想到在今後的油氣進口方面會遇到更多障礙,推行能源轉型就成了當務之急。

  對於排放大戶汽車産業,德國早先就提出了“到2019年平均值95g每公里”的硬性要求。德國政府從2007年開始就對新能源汽車科研項目每年提供大額的資金支持。同時立法層面也提供了便利條件: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可以使用公交線專用道路避免擁堵。另一方面,城市內設置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樁。這樣做可以既不增加政府開支又降低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難度。目前德國五大主要車企已經完成第一代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並具備了實現量産的能力。

  但民眾對於德國的期待不止如此。在加米施﹣帕滕基興地區聚集的遊行隊伍當中,有一些正是希望德國通過氣候改革贏得更大的發展。民間組織阿瓦次的負責人紹特表示:“我們希望借此鼓勵默克爾成為德國的‘氣候總理’,對氣候以及整個世界帶來影響。我們相信她有這個潛力以及能力,正如她之前取得的成績,在未來她也一定能夠再次實現。因此我們在這裡支持她,希望她有勇氣在G7峰會上自上而下推動解決氣候問題。”

  七國集團被認為是成熟工業社會的典範,行事風格往往被打上老人政治的標簽。然而如果能夠借助氣候壓力完成能源轉型,這無異於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創舉。

[編輯:王雪瑩]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