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淘寶村”:電子商務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趙陽):隨著互聯網+浪潮的到來,電子商務在中國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迅猛的發展,在一些農村地區,依託電商平臺開展特定商品生産和銷售的“淘寶村”不斷涌現。這在解決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了巨大的優勢。近日,國際在線記者走進了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大集鎮,實地探訪了這個以兒童演出服飾為主營商品的“淘寶村”,切身感受到電商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動力。
“你好,阿利桑德羅,你現在有時間嗎?我8月24號到巴西去找你,……” 説話的小夥子叫孫磊,是大集鎮孫莊村的一個普通村民,他正在和巴西的朋友通話,希望能在近期到裏約和他商談一下在當地銷售聖誕和狂歡節演出服飾的事。
小孫今年28歲,10年前跟親戚到了巴西,以擺攤銷售太陽鏡、裝飾品等中國産的小商品為生,經過多年打拼,不僅取得了巴西“綠卡”,年收入也能達到20萬元人民幣左右。但是在去年,他還是決定回到老家,和很多鄉鄰一樣,開起了演出服飾的淘寶網店。
孫莊村黨支部書記孫學平告訴記者,2013年以前,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由外出務工和種糧食。真正的變化是在2014年,電子商務開始在村裏迅速發展。今年,全村460戶家庭中有310戶開有淘寶網店,成立了16家服飾有限公司,其中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達到2家,帶動本村村民1100人從事淘寶産業。目前,該村217戶貧困戶中已有46戶脫貧致富。孫學平説,在“六一”節這樣的銷售旺季時,村民們每天的收入都非常可觀,他們正在計劃用兩年時間,讓全村擺脫貧困面貌,“商戶們跟我説,你看我們多舒心,敲著鍵盤唱著歌,一天能掙兩萬多。哈哈哈!現在不是兩萬多的問題,有的一天能掙十多萬,一天兩萬多很正常!”
孫學平悄悄告訴記者,從巴西回鄉的孫磊現在幹得非常不錯,一年的收入應該超過百萬了。
專家表示,農村淘寶賣家普遍具有經營規模小、開店時間短、在線時代長、總體投入少等特點,這些特點表明,電子商務是一個低門檻、以中小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為主的網絡創業平臺。對於收入偏低、抗風險能力弱、零散時間相對寬裕的農民來説,淘寶低門檻的創業特徵,恰恰符合農民的實際需求。
阿裏研究員高級專家陳亮表示,2014年農村電子商務的最典型代表“淘寶村”迎來了跨越式發展階段,以年交易額超1000萬元為主要指標來定義的“淘寶村”,數量超過了200個。今年以來依然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他以浙江為例説明瞭這一趨勢,“今年一季度浙江省銷售額超過250萬的村達到247個,按照這個比例去計算,全年超過1000萬的淘寶村的數量增長了4倍,我們預估今年全國的淘寶村會達到六、七百個,甚至更多。”
和迅猛的發展勢頭相對應的是中國政府在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方面也不遺餘力,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近日表示,“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佈是商務部實施‘互聯網+流通’專項工程的重要內容,今年最主要的措施是財政資金的支持。日前,中央財政已向中西部地區為主的26個省份的200個縣下撥了37億元的扶持資金,開展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範。農村電子商務成為農村青年創業就業新平臺和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應該説是沒有爭議的,由此給農村帶來的生産和生活改善都是實實在在的。”
專家認為,在農民就業、增收方面表現突出的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並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扶持。與此同時,也要看到,農村電商、尤其是“淘寶村”仍然普遍存在著産品技術含量低、知識産權保護欠缺、相關人才缺乏以及土地匱乏、設備落後等問題。長江商學院市場行銷學助理教授李洋表示,可以先從信息流動的角度入手解決上述問題,而人才和資金問題很難在短期得到廣泛解決。他説,“讓他們有更好的信息數據,了解現在市場上的流行和需要,從信息鏈的角度是現在能夠做的,關於人才和資金短期內還很難達到。”
業內人士指出,淘寶村的發展,有利於在一定村鎮區域內形成體系完善、分工細化的産業集群,對於農村就業、創業和增收貢獻明顯,但這個新生事物還處在快速發展時期,規範發展,趨利避害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