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八旬老人用誠信寫人生:拾荒25年還債30萬元

中國江西網2015-09-22 15:40:20

江西八旬老人用誠信寫人生:拾荒25年還債30萬元

陳德柱的這些欠條, 寫滿了這位江西老人的誠信人生

  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上饒市廣豐區沙田鎮塢壟村村民陳德柱,憑藉祖傳的釀酒手藝成為當地發家致富第一人,穩噹噹的萬元戶。

  因誠實守信,陳德柱當起了時下流行的“保人”:從富裕的村民手中借錢過來,再借給有需要的人,中間賺點利息。

  可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初,歷經改革開放的大浪淘沙,不少人在市場折戩,陳德柱不少債主無力還錢甚至跑路躲避債務。

  作為“保人”的陳德柱卻沒有賴賬:愣是把30多萬元的債務扛起來,這一還就是25年之久。

  “死前一定要把欠大家的錢都還清。”25年,9100多個日夜,陳德柱變賣家中四處房産、也曾遠赴上海尋找債主,如今依靠拾荒依然堅持還債!

  “還差2萬多就還清了。”20日,年逾83歲的陳德柱向記者出示一本賬簿。那裏記錄的是一個江西農村老人的誠信人生。

  發家:鎮裏罕有的“萬元戶”

  上個80年代初,已40多歲的陳德柱可謂是迎來了第二次“生命”,改革開放和搞活農村經濟,讓陳德柱看到了發家致富的希望。

  陳德柱憑藉祖傳的釀酒手藝,開了一家釀酒舖子,因不摻假、不短斤缺兩,陳德柱的酒鋪可謂是遠近聞名,也為陳德柱賺取“第一桶金”。

  在農閒時節酒鋪生意比較冷清的時候,陳德柱拿著錢又開始經營斗笠和當地農副産品的小生意,將農副産品帶到隔壁縣城裏去賣,然後將斗笠等村民急需的物品批發回來村裏賣,這樣一來一往,陳德柱的小本生意越來越好,也越做越大。

江西八旬老人用誠信寫人生:拾荒25年還債30萬元

陳德柱拉著板車到處收破爛還債

  “那時將斗笠轉賣至鉛山縣、弋陽縣等地,一批就要賣上1萬8千個。”説起當年的情形,陳德柱滿是皺紋的臉仍掩飾不住那埋藏心裏數十年的驕傲,“一趟就能有1000多的收入,在當時絕對是高收入。”

  就這樣,短短幾年的時間,陳德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陳德柱有4個兒子2個女兒,按照農村習俗,儘管兒子還小,但陳德柱還是蓋好了4幢新房,計劃每個兒子一人一棟。

  “那4棟房子,漂亮的很,十里八村也就數陳德柱老漢有錢。”塢壟村村民陳師傅對記者説。

  沒落:從萬元戶到欠債戶

  好日子似乎在繼續,可陳德柱並沒有意識到風險的來臨。

  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50多歲的陳德柱積累了相當厚的家底,加上誠實守信,不少人便來找陳德柱借錢,有做生意的、也有蓋房急用錢的。

  抹不開面的陳德柱借了不少錢出去,陳德柱也因此得到了不少利息,似乎這個錢賺的比較容易。或許,因為這個念頭在作怪,陳德柱老漢便開始在村民之間做起了時下比較流行的“保人”。

  村民將錢借給陳德柱,陳德柱再把錢借給其他需要的人,以此中間賺點利息。因為陳德柱歷來信用較好,村裏好多人都喜歡找他做擔保,“有他擔保就跟放在銀行似的”,鄉親們曾如是説,而鄉里鄉親的,他也樂於做大家的擔保人。

江西八旬老人用誠信寫人生:拾荒25年還債30萬元

稱重、收破爛,83歲的陳德柱工作的很熟練

  終究市場是無情的,到了1990年左右,陳德柱家裏的釀酒生意和其他小生意日漸下滑,此時陳德柱自己也63歲,精力體力也每況愈下,最終生意倒閉。

  更為糟糕的是,經陳德柱擔保的幾個生意人也因為生意倒閉而不能還債,也有不少欠錢人從此東躲西藏。

  眼見情況越來越糟糕,村民們便找上門來,要求“保人”陳德柱還錢,從此這個風光一時的萬元戶成為了人人追討的“欠債戶”。

  還債:變賣所有房産和祖産

  “其實有些債務與陳德柱老漢關聯並不大,可這個老漢是個好人,不願背下罵名。”村民陳師傅告訴記者説,比如有個村民叫魯禮水的,開始他家要做房子,還差些錢,找到陳德柱作擔保借了14000元。起初還了9000元,但後來魯禮水因病去世了,還剩下5000元沒還,“即便是這樣,陳德柱老漢還是將這5000元債務扛了下來。”

  “如果不是我在中間擔保,別人也不會將錢借給魯禮水,儘管魯禮水不在人世了,但錢我要還。”陳德柱説。

  面對眾村民上門討債,陳德柱沒有逃避,一筆一筆都記在賬上,向村民承諾説:這錢一定會還,在死之前一定要還。

  30多萬,這在上個世紀90年代來説,真是一筆天文數字。就像是一座大山,重重壓在陳德柱夫妻身上。

  為了還債,陳德柱變賣家裏的房産,先湊得10余萬元分批還給債主,大部分酒罈子賤賣了,祖上傳下來的十六口釀酒大缸也賤賣了十四口。

  每每想到這些,陳德柱老伴祝美娟就忍不住心疼得直抹眼淚。

江西八旬老人用誠信寫人生:拾荒25年還債30萬元

陳德柱一貧如洗的家

  承諾:死之前一定要把債還清

  因為還債賣掉了房子,陳德柱的兒女們常年在外打工不得回家,三兒子也是幾年前才回到村裏照顧老人。

  “更對不起的是小兒子,今年都38歲了,還沒有成家。”從萬元戶到欠債戶,陳德柱老漢心裏最為記挂的便是小兒子了,在當時家裏富裕的時候,給小兒子説好了一門親,就在姑娘要嫁過來的時候,家道中落親事也不了了之,小兒子也遠走他鄉打工,難得回家。

  為了早日還債,省吃儉用是老兩口的生活準則。他説最艱難的時候,家裏房子全賣了,老伴去住了六七年的廟,曾三年除夕夜都不捨得買半塊豆腐,但是一想到省點可以早日還清債務就覺得值得。

  從1990年到現在,整整25年,陳德柱夫妻倆每年攢了點錢,就會挨家挨戶去還一點錢,一家多則一千,少則幾百,每年都會去還一次,並告訴他們欠的錢一定會還,在死之前一定會還清所有債務。

江西八旬老人用誠信寫人生:拾荒25年還債30萬元

陳德柱80歲時,兒女贖回老宅,陳德柱和老伴這才有了“家”

  奔波:每天撿破爛12個小時為還債

  正因為這個承諾,25年來,陳德柱在誠信的道路上,始終走了下去,從58歲直到今天的83歲,陳德柱依然堅守的這個諾言。到如今,30萬元的債務,僅剩下不足2萬元了。

  可為何要去撿破爛呢?

  陳德柱告訴記者,一方面因為自己年紀大了,其他的事情想做也是有心無力。

  另外,陳德柱一個債主當年借了16400塊錢,後來生意倒閉僅還了6000元給陳德柱。偶然的一次機會,陳德柱聽説債主在上海出現過,陳德柱便從上饒趕到上海,想要這個人還錢。

  “可沒想到,上海那麼大,要找一個人太難了。”陳德柱説,當時身上也沒錢就在上海流落街頭了。

  “一個人給了我一個電飯鍋,也撿了一個瓶子,換了些錢才換飯吃。”陳德柱感慨説,還是好人多啊,也正是因為這樣,從1995年左右開始,陳德柱開始了撿破爛的生涯。

  進入2000年開始,大家的生活水準好了,好多家居、家電都換代,陳德柱收破爛除了還債外,生活也有了基本的保障。

  “在過年的時候,也可以買點肉和買點菜吃了。”陳德柱説。

  説起這二十多年漫漫的還債之路,老伴祝美娟忍不住濕了眼。這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家庭主婦,並不懂得太多的大道理,但她和陳德柱一樣,堅信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村民都笑我和老頭傻,完全可以推脫責任的,但是我們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後遭人非議,直不起腰板做人,必須在有生之年還清所有擔保的債務”。

江西八旬老人用誠信寫人生:拾荒25年還債30萬元

老人大多選擇燒柴火

  寒來暑往,這還債之路一走就是25年之久,陳德柱80歲生日之時,兒女們紛紛提出,欠下的債都由子女們幫忙還,卻遭到了陳德柱的拒絕,“兒女們各自都有生活,我欠下的債,我要自己還!”如今已83歲的陳德柱老漢仍然堅持還債。

  “總共30多萬的債務,目前就還剩下兩萬多了,一定要在死之前還清所有的債務!”老人因為常年收破爛,他的手皸裂、粗糙,有層厚厚的老繭,看著讓人心疼,但是老人目光如炬,對於即將還清債務充滿信心和動力。

江西八旬老人用誠信寫人生:拾荒25年還債30萬元

陳德柱老伴祝美娟説自己吃點苦沒什麼,説起兒子、兒媳,覺得對不住,老淚縱橫。

  記者手記:

  誠信是和諧社會的基石,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個社會如果沒有誠信的支撐那將是很危險的。江西誠信老人陳德柱堅持25年撿破爛還債,體現了文明社會的基本品格,面對責任和苦難,陳德柱老人沒有逃避,也沒有放棄。或許,這25年來,陳德柱老人的錢還的有些遲了,但這這份遲到的“債務清單”更是一張社會誠信的考卷。

  營造文明社會、誠信社會需要每一個人的身體力行,道德社會的建立更需要從每一個人做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面對30多萬元的債務,陳德柱25年來堅持每年都在還錢,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陳德柱老人還的不僅僅是一份債務,更是一份比金子還貴重的信諾。

[編輯:顏觀潮]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