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遺體告別式在八寶山舉行 近千民眾送行

新京報2015-01-11 12:10:12

何振梁遺體告別式在八寶山舉行 近千民眾送行

  昨日,包括中國體育界眾多人士在內的近千人送別何振梁。撫順群眾董雲明稱,何振梁是“一個聖潔的人”。

何振梁遺體告別式在八寶山舉行 近千民眾送行

  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夫人克勞迪婭安慰何妻梁麗娟。

  “中國申奧之父”何振梁走了。昨日上午,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受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委託,中國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致悼詞,中國體育界的眾多知名人士也前來送行。包括來自何振梁祖籍所在地浙江上虞在內的近千名群眾自發送何老最後一程,一名來自撫順的群眾稱,何振梁是“一個聖潔的人。”

  專題采寫/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告白 妻子送輓聯“阿梁莫走遠”

  昨日8時左右,董雲明早早趕到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外,和丈夫一同送別何振梁。董雲明來自遼寧撫順,本週五特意從老家來京。“何老在北京兩次申奧的功勞是有目共睹的。”她説,何振梁是“一個聖潔的人。”

  兩小時後,東禮堂外聚集了近千名群眾,其中包括何振梁祖籍浙江上虞的群眾。1月4日何振梁去世後,上虞不少群眾便自發來京,參加各種悼念活動。北京上虞學子聯誼會的同學們則打起“何老,您一路走好!浙江上虞家鄉人民永遠愛您”的挽幛,來為何老送別。

  一同來送行的包括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的夫人克勞迪婭·巴赫,她是以私人身份代表巴赫一家送別何振梁。何振梁去世後,巴赫提議國際奧會降半旗三天以示哀悼。此外,巴赫還請中國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代表國際奧會致悼詞,表達對這位國際奧會前副主席的哀思。

  10時許,東禮堂哀樂低回,何振梁的遺體安然靜臥,身上覆蓋著中國共産黨黨旗,周圍擺放著各界敬獻的花圈、輓聯。參加送別的人士排隊上前,向何振梁的遺體三鞠躬,做最後送別。何振梁的夫人梁麗娟一直掩面哭泣,何陽則在一旁攙扶著母親。

  何振梁與妻子已攜手走過62年。“阿梁莫走遠,待我結發來。”這是梁麗娟送給老伴的輓聯,看後令人動容。

  清白 魏紀中稱“歷史會做鑒定”

  “還好趕上了。”昨晨,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從印尼抵京,並從機場直接趕來送老領導最後一程。談及何振梁的奧運情結,魏紀中感慨稱,“時勢造英雄!”

  據魏紀中回憶,從1958年進入國家體委,他便一直在何振梁手下工作。“他是一位好黨員、愛國者,是一位事業心、責任心很強的人。”魏紀中清楚地記得最後一次見何振梁的情景,“當時梁大姐(梁麗娟)打電話給我,説可以探視。我去的時候,何老已經住在重症監護室了,不能説話。就在我離開時,他突然跟我揮揮手。確實很感動,他心裏一直記得我們。”

  跟隨老領導多年,魏紀中深知何振梁與奧林匹克的情緣,“首先是時勢造英雄,沒有國家,個人力量再大也做不成事。另一方面,何老在某個環節利用個人影響和才能發揮作用,可以推動事業更好地發展。”

  何振梁晚年曾被捲入一場輿論風波中,體育總局前局長袁偉民在自傳中直指何振梁“不聽招呼,自作主張”。談及這場風波,魏紀中稱沒有親臨其境的人,對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對任何事情,不同人有不同見解是自然的。我們要尊重事實,大家可以解讀不同。但是,不能歪曲事實。最後,讓歷史來做最終的鑒定。”

  旁白 “北京申冬奧還老人心願”

  告別儀式現場,許海峰、楊瀾等許多與何振梁一同參與1993年北京申奧的人都來了。兩人都談到了那次回國專機上,何振梁與所有工作人員一一握手,“幾百人呀,那場面很感人。”許海峰説。

  “跟何老認識很多年了,作為國際體育組織的重要人物,他為中國體育發展,特別是中國體育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做了很多工作。”許海峰很清楚地記得1993年蒙特卡洛申奧失利後的情形,時任國際奧會副主席的何振梁做了很多工作,但北京仍以2票之差出局,“在回國的專機上,何老過來跟我們一一握手。幾百人呀,那場面很感人。”

  那次一同參與申辦的還有楊瀾,那一年她只有25歲。“何老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長者,我覺得他的一生是獻給奧林匹克運動的,為中國的體育外交作出了一生的奉獻。”楊瀾説何老為人誠懇,儒雅的風範和人格魅力為中國贏得了很多國際友人,“能有機會與何老共事,是我的榮幸。”

  送行的人群中,還有一位78歲的老人鄭鳳榮。談及何振梁的為人,跳高名將鄭鳳榮哽咽不已。“何振梁是一個直爽的人,在國際奧會上代表國家處理問題非常的好,我們國家對這樣的人應該尊重。”鄭風榮稱,希望體育界團結起來,不再計較過去,大家向前看,“現在,北京正在申辦冬奧會,這也是何振梁生前的願望和夢想。”

[編輯:劉維靖]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