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張靈甫該不該算“抗戰名將”?
最近,網上圍繞張靈甫這個歷史人物出現了輿論熱點,先一個熱點是他的遺骸遷移的事,然後由此又衍生了另一個熱點:他到底算不算抗戰名將。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我覺得有必要也來給大家提供點信息,同時也把我的疑惑擺在這裡,就教于專家,以及萬能的網友。
先聲明一下我參與這個話題討論的態度:不誇張,不矮化,純説事兒,有功説功,有過説過,引述的材料絕對是官方正版,依據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即使發幾句議論,也力爭不説過頭兒話。
國民黨名將張靈甫
張靈甫是不是因抗戰而出名?
有學者稱,“張靈甫在國內出名並非是因為抗戰”。對此,我沒有直接的反駁證據,但我可以提供一種相反的説法,這個説法的來源是比較權威的。
《解放戰爭》是一部大部頭的著作,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作者是王樹增老師,一位以中國現代戰爭題材的紀實寫作而聞名的軍人作家,作品獲得過魯迅文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解放軍文藝大獎等多個重量級獎項。分為上下兩冊的《解放戰爭》一書長達1400多頁,圍殲國民黨軍王牌部隊整編七十四師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章,這當中作者簡述了作為七十四師師長的張靈甫的簡歷。恰巧我正在第二遍讀這部書,找到王樹增老師對張靈甫的介紹不是難事。王樹增老師在書中是這樣説的——
“抗日戰爭爆發,張靈甫率五十一師一五三旅三0五團參加上海保衛戰(有人説他沒有參加淞滬會戰,這個,小編沒有能力判斷哈)和武漢保衛戰,並在德安一戰中率部仰攻日軍山地陣地……腿部中彈卻誓死不退,血戰五天五夜後將日軍擊退……德安一戰令張靈甫名傳天下,戰後升為旅長,繼而參加南昌戰役、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保衛戰,每每勇猛善戰,一九四0年升任五十八師師長,一九四四年秋升任第七十四軍副軍長……國民黨軍整編後,第七十四軍稱整編七十四師……被蔣介石譽為‘國軍模範’,參謀總長陳誠也在多個場合説:‘全軍多幾個七十四師,戰事就平定了’”。
注意啊,“德安一戰令張靈甫名傳天下”!
順便説明:德安之戰是1938年的事,也就是抗戰的第二年。
張靈甫的名聲是不是抗戰期間打出來的?專家的説法不一致。該信誰呢?我不知道。我只是擺出疑惑。歡迎官方專家和民間高手給大家科普。
張靈甫之子張道宇保存的複印本資料《蔣軍七十四師的調查研究》。
軍銜和職務升遷快,不是因為抗戰軍功大嗎?
有學者指出,“張靈甫在抗戰中的地位,起初不過是營長、團長,是‘校’而不是‘將’,直至戰爭末期才升至第74軍軍長。”以此來説明張靈甫算不上“抗戰名將”。但我覺得,這段話貌似恰恰可以説明張靈甫在抗戰期間戰功不小。
抗戰那幾年,張靈甫並沒有與共産黨軍隊作戰,只是在對日作戰。他具體取得了怎樣的戰功,老實説我了解得並不多,我只是依據專家列舉的上述事實,從邏輯上來推斷,覺得張靈甫在抗戰期間的戰功應該不小。
從軍銜上看,抗戰開始時,他是校官,後來升為少將,抗戰勝利8個月後已升為陸軍中將(此時他還沒有投入內戰);從職務上看,抗戰初期他只是營長、團長,抗戰末期已經升任軍長。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抗日軍功,蔣介石會讓他升遷這麼快嗎(尤其他還是個有殺妻前科的人)?會讓他擔任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軍的軍長嗎?
我們可以再橫向比較一下。“五大主力”中的另外四支,新一軍、新六軍、十八軍、第五軍,這四支部隊的軍長,孫立人、廖耀湘、胡璉、邱清泉,哪個不是在抗戰中打出名然後得以擔任這些王牌部隊的軍長的?從軍銜上來説,這5人當中,只有年長張靈甫3歲的孫立人是與張靈甫同年獲授中將軍銜的,其他3人都晚于他。鋻於上述分析,我覺得,如果他在抗戰期間沒有足夠的戰功,那他升遷這麼快,是不合邏輯的。
王玉齡保存的張靈甫遺書複製品,張靈甫在遺書中稱,“最後以一彈飲訣成仁”。
沒有指揮過“大的會戰”,能不能算“名將”?
有專家説,因為張靈甫“未指揮過大的會戰”,所以他稱不上是“抗戰名將”。我覺得,只有指揮過“大的會戰”才能算“名將”,這個標準,是不是顯得過高了呢?
8年抗戰,真正指揮過“大的會戰”的將領,國共都算上,一共也沒幾個。國民黨那邊,大概有陳誠、白崇禧、薛岳、衛立煌等幾個人,共産黨這邊,因為以遊擊戰為主,指揮過“大的會戰”的,嚴格地説,只有彭德懷一個人,指揮的是“百團大戰”。
顯然,我的意思不是説八路軍、新四軍裏只有彭總一人是“抗戰名將”,我認為劉伯承、賀龍、聶榮臻等幾位老帥乃至呂正操、楊成武等將軍都稱得上是“抗戰名將”,儘管他們在抗戰期間都沒有指揮過“大的會戰”。
其實,即使指揮過大的會戰,但如果沒有打贏,指揮者貌似也難算“名將”,而真正打贏的會戰,又有幾個呢?像湯恩伯,雖然是抗戰中豫湘桂會戰的指揮者之一,但指揮得一塌糊塗,如果説他是“抗戰名將”,大概很難獲得認同。
同時我還想到了謝晉元將軍的例子。謝將軍率領“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與日軍血戰之時,他是一名上校團長,跟當時的張靈甫一樣,是“校”不是“將”。謝將軍與日軍激戰,終其一生,也就這麼一次,謝將軍的少將軍銜是在他被叛徒刺殺之後被國民政府追授的。但這些並不妨礙後人稱其為“抗日名將”。
該如何看待“當年的參戰者”的 “驚詫”
有專家説,把張靈甫拔高為“抗戰名將”,“連當年的參戰者也感驚詫”。專家沒有具體説明是哪位“當年的參戰者”在何時何地以及在怎麼的情境下表示了“驚詫”,我們可以姑且聽之。
我想説的是,即使真地有“當年的參戰者”對把張靈甫稱為“抗戰名將”感到“驚詫”,那麼,我們對這樣的“驚詫”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就全盤相信。為什麼?因為國民黨軍內部的關係並不和諧,黃埔係與非黃埔係,這派與那派之間經常互相拆臺,這是各路史家的共識。具體到張靈甫,他在同僚中人緣不好,這是出了名的,王樹增老師的《解放戰爭》一書對此有一些敘述,其中提到他在孟良崮的覆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同僚平時就憤憤于他的狂妄,此時看他陷入重圍,不但不全力相救,反而幸災樂禍,盼他快點完蛋。如果感到“驚詫”的是這樣一些“當年的參戰者”,那麼,我們對此也應理性看待。
總之,對張靈甫算不算“抗戰名將”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可以概括為三點,第一,網上流傳的那些關於張靈甫抗戰軍功的帖子,其中可能有誇大、不實的成分;第二,説他不算“抗戰名將”,目前的論據和推理還顯得不夠令人信服;第三,“名將”這個稱呼,只是表示對戰功的一種肯定,並不是像評職稱一樣,一定得有非常嚴格精確的標準和界限。在這個事情上較真,感覺不是太妥當。
張靈甫的兩段歷史不應相互否定
然後,我想有必要表明一下我對張靈甫這個人的總體評價,以免引起誤會。
抗戰中的張靈甫無疑是值得肯定的,無論軍功到底有多大,無論夠不夠格被稱為“抗戰名將”,畢竟他的一條腿是在和日軍作戰時被打殘的。
內戰中的張靈甫無疑是應該否定的,因為他效忠的政權確實不是代表全中國大多數人的利益的,也不為大多數人所擁護。他成為那個政權的殉葬者,這是他人生的悲劇。
這兩段歷史是不該互相否定的。
對國共抗戰作用的評價 應該努力去除情緒化
作為資深網民和媒體人,我知道近些年網上出現了一批自稱或被稱為“國粉”的人,主要行為是介紹乃至渲染和誇大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的作用,其中一些人連帶貶低共産黨在抗戰中的作用。這次張靈甫因偶然事件成為“熱門人物”,有專家作出判斷,政治因素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就此我也談點自己的看法。
眾所週知,新中國建國後,對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的作用的評價,是經歷過變化的。改革開放以後,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的作用,主要是在正面戰場發揮的作用,已經得到越來越多、越來越客觀的評價。近些年網上“國粉”群體的出現,我認為最初是有還原歷史的本意和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前些年國民黨的抗戰作用沒有得到客觀充分地介紹這種情況的反彈。但逐漸地,情況變得複雜了,情緒化的成分增多了,一些人走向了原來情況的反面,只強調國民黨在抗戰中的作用,把共産黨的作用貶得一錢不值。
對那段歷史有點了解的人,只要抱著一顆客觀理性之心,都知道當時在抗日統一戰線之下,國共分別發揮了對方無法替代的作用。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必須肯定,共産黨敵後戰場的作用也絕不能抹煞和低估。“治史最忌氣不平”。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走極端都不是有益的選擇,努力去除情緒化,應該是我們看待歷史和評價歷史的最佳選擇。
被我軍擊斃的蔣介石74師師長張靈甫 裝入棺中的屍體
一段讓人感慨的當年“秘聞”
最後,我還想從王樹增老師的書中引述兩段內容,一是告訴今天的人們,當時的共産黨人是如何對待死後的張靈甫的,二是給今天關注張靈甫遺骸的人提供一點線索。
孟良崮戰役結束之後,解放軍官兵“用擔架抬著張靈甫的遺體開始轉移,兩天之後,由於天氣炎熱屍體開始腐爛,華東野戰軍政治部決定就地掩埋。官兵們花了四百塊大洋買了口上好的楠木棺材,將張靈甫的遺體擦洗乾淨,給他穿上了新衣服”,並允許他的部屬與他作了最後的訣別,然後把他安葬了。
同學們,四百塊大洋啊!什麼概念?!楠木棺材,什麼規格啊?!
要知道,雖然孟良崮戰役打勝了,但當時解放軍的處境是很困難的,解放區的面積大大地縮小了,根據地和解放軍的財政都非常緊張啊!四百塊大洋,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
還要知道,孟良崮戰役打得是非常慘烈的,七十四師被消滅了,但解放軍傷亡的人數幾乎與敵人相同。而對待給自己帶來重大傷亡的敵軍的最高將領的遺體,解放軍竟是這樣的仁厚!這是一種怎樣的胸懷!
而這,是不是也表明瞭共産黨人對張靈甫當年的抗日業績的認可呢?
不僅如此,在安葬後,共産黨方面還廣播了埋葬張靈甫的地點,希望他的家屬來收屍。
這是一段多麼讓人感慨的故事啊!
劉存林家羊圈旁的玉米稈下就是傳説中的張靈甫遺骨埋葬地
張靈甫的遺骸到底埋在了哪?
那麼,張靈甫的遺體埋在了哪,他的家屬後來是否來收屍了呢?地點和最近的新聞報道中提到的地點是否相同呢?
王樹增老師的書中是這樣説的——
埋葬地點是“沂水縣野豬旺村後的一座小山崗上……華東野戰軍在張靈甫墳前立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張靈甫之墓”。在共産黨方面廣播了埋葬張靈甫的地點之後,“不久,張靈甫的棺槨被國民黨方面挖走,重新安葬于南京玄武湖櫻洲之上”。1949年解放軍進入南京城後,在玄武湖邊看到了張靈甫的墓碑。
最近的新聞報道關於張靈甫遺骸的説法與王樹增老師的説法差別很大。相關報道説,遺骸仍然埋在當年的戰場附近的村莊裏。那麼,當年國民黨方面沒把棺槨挖走嗎?玄武湖邊葬的又是什麼呢?
這都是疑問。
新聞報道裏提到的可能埋葬著張靈甫遺骸的地點,也和王樹增老師説的不一樣。王樹增老師説的是“沂水縣野豬旺村後的一座小山崗上”,最近的新聞報道説遺骸位於“沂南縣馬牧池鄉董家莊村一戶村民院中的羊圈下方”,而且還是張靈甫的兒子打聽到的。
我擅自替王樹增老師“披露”的這些信息是會有助於謎底的揭開還是會增加事情的懸疑呢?
希望是前者吧。(張霽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