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奶農因奶價狂跌每日倒奶 養豬戶買鮮奶喂豬
奶價狂跌 再現奶農倒奶
三鹿事件後河北一些奶牛養殖小區走到十字路口,堅守或改變都將是艱難決定
河北行唐縣奶農李娟(化名)最近多了一項任務,把交不上去的鮮奶提到養牛小區周圍的田裏倒掉。
和李娟一樣,很多2014年上半年剛剛高價買入奶牛的河北省奶農們正忍受煎熬。
經歷了2013年下半年的“奶荒”之後,鮮奶價格曾一路飆升至5元/公斤,很多奶農都花高價買入了奶牛。但2014年下半年以來,鮮奶價格進入下行通道,鮮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至3.3元/公斤,而與此同時,飼料售價居高不下,養殖成本上升,奶牛頓成了燙手山芋。
更要命的是奶企鮮奶用量減少,奶農的鮮奶交不上去,把交不上去的鮮奶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成了奶農們不得已的選擇。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産能過剩,在乳業專家看來,收購標準提高,乳製品生産企業自身牧場增加,進口奶粉大量進入市場造成國産牛奶銷量下降是奶農倒奶或賣牛的主要原因。
2008年後河北省興建的奶牛養殖小區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主管部門人士介紹,這些奶牛養殖小區所産鮮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會遭受限量、拒收,甚至遭到淘汰;但記者發現,按照牧場化管理模式改建這些奶牛養殖小區也面臨著現實窘境。
奶農倒奶、賣牛
淩晨3點半,住在養牛小區的李娟準時起床洗漱、喂牛、擠奶、打掃奶牛活動場地,這一系列動作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李娟這一個月以來又多了一項工作:每天把交不上去的鮮奶,盛放在一個30公斤左右白色塑膠桶裏,推到村子的大路上以1元/公斤價格售賣,賣不完喂小牛,再剩餘的直接倒掉,每天倒掉的有100斤以上。
白色塑膠桶裏裝滿了淩晨剛剛擠的鮮奶,李娟面色凝重地走向小區外的田裏,直接倒到農田旁邊,每次倒完李娟都會在田間嘆著氣站一會兒。
“每天能賣十幾斤吧。”李娟説道,原來來我們這兒買鮮奶喂豬的養豬戶最近也不來了,這些養豬戶説,沒啥用,豬吃多了也消化不了。
李娟所在的養牛小區位於河北省行唐縣北高裏村的東北,小區佔地面積約50畝,共有奶農11戶,小區內共有奶牛500多頭。
李娟家現在奶牛存欄60頭左右,其中産奶的有40多頭,日産鮮奶在1.2噸左右。
2014年11月份以來,李娟以均價9000元左右陸續賣掉了5頭奶牛。而就在去年的上半年,她剛通過企業擔保的方式,貸款20萬,以均價1.6萬買了十幾頭奶牛,近期僅賣牛就已經賠進去3.5萬元。
記者從該縣畜牧局拿到的材料顯示,從2013年5月乳企鮮奶收購價一直穩定在4.2元/公斤左右,從2013年5月開始,鮮奶價格逐月攀升,到2014年2月份部分地區超過了5元/公斤,同比上漲25%左右。但春節過後,生鮮乳收購價格迅速下跌,乳企由搶奶開始以各種品質問題為理由拒收,“交奶難”再度出現。
到2014年年底,鮮奶價格降至3.5-3.8元/公斤,少數養牛小區還不到3.3元/公斤,加上退奶、限量的損失,小區老闆不敢給奶農發放奶款,小區業主叫苦不迭。
材料還顯示,奶牛價格變化上,以頭胎大胎(懷孕5個月以上)為例,2014年以來價格狂跌,2014年初的奶牛價格18000元/頭,到2014年底同樣的奶牛降到12000元/頭,甚至跌破萬元。
談到為什麼虧錢賣牛,李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一頭産奶的牛每天吃掉飼料+草料的總價在43元左右,一頭奶牛所産鮮奶一般是20公斤左右,鮮奶進入2014年11月份以來的收購價格基本維持在3.3元/公斤,這樣一頭牛下來的毛利是23元左右。
但是拋除養乳牛的成本、人工成本、奶牛看病及配種成本,一頭牛算下來每天的凈利潤十元左右。
進入2014年11月下旬,這個小區所産鮮奶每天有20%交不上去,一頭牛至少4公斤交不上去,四公斤鮮奶的價錢是13.2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每天都在虧錢。
很多奶農只能無奈地把産奶的奶牛甚至危産牛(懷孕牛)以1萬元甚至更低的價格賣掉,或者把奶牛當作肉牛賣掉。
新京報記者2015年1月1日-3日實地走訪了三個養牛小區及一家收購鮮奶的企業發現,部分奶農平均每天倒掉的鮮奶近200斤,有的奶農甚至直接把鮮奶以0.5元/斤價格賣給養豬農戶。
李娟稱,這幾天更是根本沒人敢收牛,因為價格一直在下跌,一天一個價。
“交不上去的鮮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小牛喝不完以後倒掉,或者到村子裏大路上賣掉,近期一些養豬農戶以0.5-0.6元/斤價格來買走一部分。”李娟無奈地説道。
購奶企業稱産量下降
至於企業為什麼只收每戶80%鮮奶,李娟向記者做出了解釋。
李娟稱小區建立初就和旺旺集團石家莊分公司(下簡稱旺旺)簽署收購鮮奶協議,奶農把鮮奶都是直接交給旺旺。進入十一月份,旺旺給出的解釋是企業生産量下降,只能收奶農80%鮮奶,剩下的20%奶農自己處理。
記者隨後向小區的其他奶農詢問近況,都是大同小異。也有部分奶農通過控制奶牛吃的飼料量,促使奶牛減産,飼料成本降下來每天虧損減少一些。
“小區裏大多數奶農都養了十幾年牛,如果實在養不下去了,只能把牛賣掉,再另謀出路,至於做什麼,大家還沒有想過。”李娟説道。
旺旺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企業真的是生産不完,企業目前也在根據國家規定商議相關方案,看如何幫助奶農改建等。”
李娟所在小區,是2008年建成的小雙列棚式養牛小區。“三鹿事件”以後全國開始逐步取消各家散養模式,推廣實施小區化管理模式,該養牛小區是小區老闆自己貸款200多萬所建。
小區化管理模式是:小區老闆提供場地、水、電、奶農的臨時住所,小區老闆賣草料給奶農,各戶奶農自己餵養及管理自己的牛,每天把所産鮮奶統一交由小區老闆,老闆再上交到收鮮奶的合作企業。
小區老闆稱,隨著近期鮮奶價格下跌,自己以及所在小區的11戶奶農日子都不好過。自己也想改建成現在國家提倡的牧場化管理模式,以吸引更多奶企來收購鮮奶,可是資金從哪來,以前建設養牛小區所貸200萬還沒有還清,哪有錢再改建。
行唐縣畜牧局的喬姓科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奶牛養殖小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會遭受限量、拒收,甚至遭到淘汰。面對奶業市場的內憂外患,小區管理模式必將被取締,養殖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是基礎,飼喂技術提高是條件、管理模式轉變是保證。
喬姓科長提到,很多奶企對自己簽署協議的養牛小區進行評級,根據飼養方式、奶牛品質等分為A-D四級,比如君樂寶乳業,在全省大概有50多個養牛小區,一部分評到D級將來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當然,面臨淘汰的奶農,也沒有具體的政策補貼,這是市場化環境造就的,只能是優勝劣汰。
牧場化管理到底是什麼樣的模式呢?
某小區老闆稱,牧場化管理模式是對奶牛統一管理、統一餵養、統一清掃衛生、統一擠奶等,這樣可以提高鮮奶産量及進一步提升鮮奶品質。
奶農參與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入股的方式,奶農自己家奶牛作價(評估每頭牛的價格)以後,按照一萬元一股計算,所有奶農都可以入股進來;另外一種模式是奶農把奶牛託管給牧場老闆,考核奶牛出奶量,評定等級後,每頭牛每年給奶農2000元-2500元不等。
聽上去很合理及陽光化的管理模式,為什麼奶農自己不願意參與呢?
同樣有十幾年養殖經驗的奶農馬萍(化名)向記者講述了自己不願意參與牧場式管理的原因。
馬萍稱,牧場化管理以後,打掃衛生、擠奶等都得聘請工人,自己要出這部分費用;其次就是牛的淘汰率會變高,牧場化管理要考慮成本,肯定是留下那些産奶量至少50公斤/天的奶牛,自己家那些産奶量低的奶牛就會被淘汰,很可能面臨無牛可養。
而至於託管方式,馬萍稱“這種方式目前還沒有先例,如果實施幾年後牧場老闆發現自己並不賺錢,給奶農發放不了託管費用,老百姓根本沒有能力去把錢要回來,直白點就是沒有安全感。”
大型乳企海外自建牧場
而最讓奶牛養殖小區老闆擔心的是生産企業正在大規模自建牧場。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5月,蒙牛乳業已在奶源建設方面累計投入超過40億元,參股、合建了14座萬頭以上超大型現代牧場,其還將繼續參與建設20座到30座超大型牧場,將新增投資30億-35億元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牧場,三年內實現100%原奶由規模牧場提供。光明乳業也在武漢投資1.3億元建設“生態示範牧場”,可飼養奶牛3000頭,年産鮮乳1.3萬噸。
上述奶牛養殖小區老闆表示,君樂寶2014年3月份已經在張家口的察北建了自己的牧場,伊利、蒙牛等已陸續在海外建牧場。如果剛剛改建不久,還未能實現盈利就被生産企業自建的牧場擠壓淘汰,還不如乾脆不投資改建。
乳業資深分析師宋亮撰文表示,恒大、華潤等企業已經開始進入養牛和乳業領域,緣天然、聖牧等通過上市融資,外資也在加大對華奶業投資,比如恒天然、通用磨坊、朝日等。
乳品企業海外投資帶來的根本問題在於,海外奶源的使用將會減少對國內奶源依賴,短期會影響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1-9月份,全國乳製品進口量共計149.86萬噸,同比增長36.5%。其中,液態奶累計進口量達24.64萬噸,同比增長70.8%。
宋亮此前向媒體表示,伴隨國內乳業與國際接軌程度越來越深,國際市場價格對本土企業影響越來越大。2014年以來進口奶粉大幅降價,包括新西蘭、歐盟在內,2014年原奶價格跌幅達到30%-40%。2014年初新西蘭進口奶粉完稅價格在每噸5.5萬左右,現在價格則在1.8萬-1.9萬之間。這樣的背景下,乳企對於奶源的選擇性收購也是必然之舉。目前來看,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奶源都保護良好,而選擇對個別散戶奶源的放棄。
宋亮公開表示,乳企開始傾向自建牧場控奶源,中小規模養殖及散戶養殖逐步面臨淘汰。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蒙牛已開始建設8座自建牧場。目前自建牧場與參股牧場的原奶佔比為24%,其中自建牧場的原奶佔比為3%左右。截至2014年3月底,伊利在全國擁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場2400多座。
■ 延伸
2014年下半年來的倒奶事件
●2015年1月4日
河北廊坊,因為收奶糾紛,有奶農把整車原奶倒掉。
●2014年12月
央視的一則報道中,由於河北原奶滯銷,養殖戶王志國不得不把超過1.6萬元買的牛以6000塊賣掉,因為原奶沒人收就意味著每天都在賠錢。
●2014年8、9月
因為蒙牛乳業泰安有限責任公司決定從2014年8月1日起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收購青島、煙臺、威海等地市的鮮牛奶,眾多養殖合作社負責人和奶農代表選擇倒奶殺牛。
新京報記者 郭永芳 河北行唐縣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