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於10月29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國際在線2015-10-24 10:32:22

  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於10月29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習近平主席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資料圖)

  國際在線綜合報道:據外交部網站報道,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將於10月29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親華"的默克爾將刷新西方元首訪華次數新記錄

  10月7日,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創新”將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訪華的重點議題。據悉,默克爾總理有望于近期再次訪華——這將是她就任德國總理後的第8次來到中國。“屆時默克爾將成為西方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中,訪華次數最多的領導人”,柯慕賢不無自豪地説。中德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準,默克爾將創下的訪華次數新紀錄,正是這種良好關係的具體體現。

  曾經,她對中國有偏見

  默克爾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是,她也曾于2007年9月在總理官邸會見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表示支持西藏文化自治,這是德國在任總理正式會見達賴之首次,當時引起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亦對此做出批評。

  默克爾的論調還包括,印度及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不斷改善及提高原有的飲食水準,是導致2008年上半年世界糧價飆漲的主要原因,並否認大量農作物被用於製造生質燃料為價格上升的原因。默克爾説“如果他們(印度人)突然比從前多吃一頓飯,又如果一億中國人突然開始喝牛奶,當然,我們的奶量必然有所缺減,其他方面(糧食)亦然。”

  現在,説她“親華”也不為過

  但是,現在默克爾來中國熱情分外高漲,“串門”特勤快。

  原因何在?默克爾是個很務實的人,頻頻訪華,首先是“為了國家的經濟利益服務,推動雙方的經濟合作”。習近平主席曾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已變得空前緊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包括默克爾在內的歐洲多國“迫不及待”地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加強同中國的務實合作,以期在各領域實現合作共贏。

  德國對華投資佔歐盟對華投資的1/4,是歐洲最大對華投資國,且新一輪的經濟改革,將為受歐債危機影響的德國進軍中國市場提供新機遇,這對於擁有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經驗的德國企業來説是巨大的誘惑。所以,不僅經貿合作在中德關係中佔據重要地位,而且加強政治互信,讓經貿、政治成為中德關係兩大支柱,最終促成中德關係全面發展,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擴大,中德在地區及國際問題中的政策溝通也成為可能,並且越來越重要。

  民富則國富,民強則國強,國家昌盛則民族亦昌盛。在默克爾任內,中德雙邊關係也進入了“黃金十年”。政治上,去年兩國宣佈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經貿上,雙邊貿易額去年達到了1800億美元。德國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德貿易佔了中歐貿易額的三成,相當於中國同英國、法國和意大利三國的貿易總和。

  

  李克強總理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資料圖)

  “長待機”德國總理與中國領導人關係不錯

  當然,默大媽能夠創“訪華次數”紀錄還有一個客觀的原因,那就是她在臺上的時間夠長。

  常來常往,政壇上擁有“好人緣”的“默大媽”和中國領導人關係甚好。

  去年,中德兩國高訪之頻繁更是令其他國家“羨慕”。高層之間常來常往放眼政壇實屬罕見。

  默克爾2014年3月28日在總理府會見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習近平贈送了一幅德國1735年繪製的中國地圖。有網友認為,這是對習大大治理下的中國復興的支持和期待。習近平主席贈送給默克爾一套瓷器花瓶,彭麗媛則贈送給她一套中國民族音樂。

  去年7月,默克爾訪華,李克強總理陪默大媽逛天壇,前總理溫家寶與之共進早餐並陪同參觀國家博物館;10月在柏林,熱情的默大媽乾脆領克強總理逛起了超市,還自掏腰包買了明信片送其夫人。溫家寶任總理時,也曾在參加比利時亞歐首腦峰會的間隙應默克爾邀請來到德國。百忙中在德比兩國往返飛行4個多小時去會面,一度登上媒體頭條,傳為佳話。

  近日,德國持續不退的難民潮讓默克爾陷入受到內外夾擊的境地,是其政治生涯面臨的考驗。因此,有望于近期再次訪華的默克爾和她將與中國尋求的各方面合作必然備受關注。(中國西藏網 文/王茜)

  後記:默克爾訪華歷史

  第一次:2006年5月22日,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德國總理默克爾。

  第二次:2007年8月,默克爾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2007至2010年德國在華系列文化活動“德中同行”開幕式。

  第三次:2008年10月24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中德雙方無根本利益衝突。默克爾表示,德中關係發展得很好,雙方都發出了進一步發展雙邊關係的強有力信號。

  第四次:2010年7月15日至18日默克爾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期間,默克爾得到了中方的高規格接待,不僅受到了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及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會見。中德雙方還發佈了外交禮儀中級別甚高的公報——《中德關於全面推進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公報》,中德雙方還決定,“建立能源和環境合作夥伴關係”。

  第五次:2012年2月2日,默克爾總理第五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在抵達中國後即展開首場正式活動——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演講。在這一涉及中德關係、歐債危等議題的演講中,默克爾表示希望此訪能進一步促進德中戰略夥伴關係發展。 默克爾説,德中關係有三大標誌:文化領域的合作、政府間磋商和經濟關係。

  第六次:2012年8月30日至31日,應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對中國進行第六次正式訪問。

  第七次:2014年7月6日,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默克爾開始訪問中國。位於中國西部地區的四川省成都市是其訪華的第一站。在川期間,默克爾與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會面,出席“中國(四川)-德國新型城鎮化合作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參觀成都一所民辦社會工作中心,並前往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考察。

[編輯:趙妍]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