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加工肉類被列為“致癌”物質
國際在線報道(駐瑞士記者 張婧昊):當地時間26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食用紅色肉類和加工肉製品的致癌性發表了一份最新評估。這份評估將食用紅色肉類和加工肉類分別列為“較可能致癌”和“致癌”級別,一時間,“肉類致癌”的説法被傳得沸沸颺颺。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本週一發表了一份最新評估,把香腸等加工肉類列為最高風險的1類致癌物,與香煙、酒精、石棉及砒霜等同級,並指出每天進食50克,患癌風險即增加近五分之一;而新鮮紅肉,包括牛肉、豬肉、羊肉等則都被列入次一級致癌物。
這份專項評估的結果由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專家,在詳細審核了800項數十年來關於紅肉、加工肉類與癌症的關係,包括動物實驗、人類膳食與健康的研究,以及紅肉有機會引發癌症的細胞機制等得出以上結論的。評估項目負責人斯特萊夫博士介紹了食用這兩種肉類與癌症的聯繫:“從若干研究的綜合分析來看,每天進食約50克加工肉類,患大腸癌的風險即增加17%。而紅肉帶來的類似風險是每100克增加1.17%,但這種致癌關係並不如食用加工肉類明顯。”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引述世衛組織全球疾病負擔計劃估計,大量進食加工肉類每年導致全球3萬4千人死亡,而因吸煙與飲酒死亡的人數則為每年100萬人和60萬人。斯特萊夫博士指出,煙酒會導致多種癌症發生,而加工肉類除了會導致人類罹患大腸癌,同時也與胃癌有關,加大致癌風險,他説:“眾所週知,香煙和酒精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類致癌物,會導致人類罹患癌症。吸煙與大約20個不同部位的癌症有關,飲酒也會導致多種癌症,並且罹患風險增加了1000%,而加工肉類的致癌風險大約是18%。”
世衛組織如今把加工肉類與放射性鈽元素歸於同一類別,不過這並不是説加工肉會造成多少癌變的指標,也不代表吃煙肉三明治的害處跟吸煙劃上等號。斯特萊夫博士指出,雖然就個人而言,吃加工肉類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尚小,但隨著攝取量增加,罹癌風險也會提高。
不管是鮮肉還是加工肉製品,都是人們平時餐桌上常見的食物,因此這項評估結果引起了許多民眾的關注,不少人表示今後會控制肉類攝取量,但也有不少消費者持相反態度:“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吃肉,我不認為這是致癌的,我認為人們有足夠的智慧去理解並做出自己的選擇。”
事實上,健康專家認為,肉類帶來的健康風險與健康收益需要取得一個平衡,成年人每天畜禽肉的推薦量是1兩到1兩半。對於減少紅肉與加工肉類消費的建議,斯特萊夫博士表示,這與其他健康報告結果也是息息相關的:“各國家和國際機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目前已經建議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消費,但這些建議往往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等其他健康研究結果,而有關這項新的評估結果,我想還需要重新慎重考慮,對此我們需要給予關注。”
這一次,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實把加工肉製品升級為了1類致癌物,與此同時,也將紅肉列為了2類致癌物,但這並不代表這些東西完全不能吃,而是為了提醒大家,如果你之前每天都要大量食用這些食品的話,是時候換一個更健康的飲食方式了。其實,科學地攝取營養就是儘量吃多種不同的食物,而不是大量食用某一樣,這樣有助於避免因某樣食物而造成的健康問題。此外,致癌物並非一定導致癌症,事實上,肉類對人體健康還是有益處的,是鐵、鋅與維他命B12的主要來源,因此世衛組織也重申,此項研究結果的重要性在於幫助各國向民眾提供均衡飲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