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點讚十三五“綠色方略”:中國步入生態社會新時代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中央政治局主持會議。 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國際在線專稿:日前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外媒對於“十三五”規劃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環境保護”和“綠色生態”已經成為中國下一個五年的重要國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的平衡,是中國政府的正確選擇。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剛剛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指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將致力於環境保護和清潔能源的使用,實現經濟溫和增長,繼續經濟再平衡,由重工業向服務業轉變。五中全會後公佈的公告中也提到,中國將推進“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文明發展”,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政府將推動低碳能源系統,包括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以促進環境保護。
文章指出,中國正在從高耗能、高污染的經濟模式向清潔綠色的經濟模式轉變,這對環境保護和全球能源市場都有重大意義。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領導人在面臨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下仍能重申對綠色經濟的承諾,這顯然不是政治作秀,而是要讓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近一年來已有跡象表明,經濟增長並不一定要伴隨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7.3%,但是煤的消耗和生産卻有所下降,今年,煤的消耗和生産也延續了去年的下降勢頭。
美國《國際財經時報》:未來五年裏,中國將以“增速放緩但經濟品質提升”為目標,以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聚焦于經濟增長的平衡性、包容性、公平性和可持續性,這是對過往20年經濟飛速發展産生的不公平和生態問題的認可和修正。
《馬來西亞紀事報》:中國政府在對五中全會的官方總結中表示,“發展是重中之重。”瑞銀集團(UBS)指出,中國政府首次將綠色發展作為關鍵指標,顯示中國近些年的環保意識在增強。外界期待中國政府引入鼓勵綠色技術和綠色産品的財政激勵措施。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國的“十三五”規劃重視環境保護,是出於改善民生的需要,這將影響到包括能源部門在內的眾多行業。中國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曾指出,中國將堅持抑制不合理的煤炭消費,大力推動煤炭消費革命。有專家分析稱,“十三五”規劃或將為中國的煤炭能源消費劃定“硬指標”。許多學者認為,如果中國想要履行其許下的2030年後減少碳排放量的承諾,那麼就必須走出這一步。
澳大利亞新聞網站“對話”:中國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圍繞通過科技創新、保證品質和提高效率來促進可持續發展做文章”,在未來,更嚴厲的環境保護措施與更高的城鎮化程度將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俄新社發表文章《中國共産黨開啟“生態社會”新時代》:在中國共産黨的第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中共的領導層決定將生態環境作為國家重點問題進行研究。在經濟方面,中國政府將採取新的經濟增長方式,以取得更平穩,更長足的進步,而不再是像過去一樣單純追逐工業增長率的“高數字”。解決生態問題的重心將不僅僅放在環境的改善上,也會集中在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糧食安全上。這將導致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如發展可再生能源,打造“智慧城市”等等。
文章還指出,與之前的五年規劃不同的是,“十三五”規劃從社會與環境的需求出發考慮問題,而不再僅僅考慮國民生産總值。中國共産黨在執政理念中引入了一種新的生態保護的價值觀,選擇採取其他方法保持經濟增長,避免污染,摒棄了過去“一切從環境中索取”的粗放的發展模式。(胡慧敏 渠鴻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