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母告四兒子要贍養費追蹤 長子稱母親不缺錢

國際在線2015-11-04 14:16:04

八旬老母告四兒子要贍養費追蹤 長子稱母親不缺錢

  崇州街子鎮84歲的廖婆婆向記者講述兒子沒有給足贍養費。

  兒子拒付贍養費,八旬母親申請強制執行

  母説兒不孝 兒説孝難盡

  村委會調解數十次無果,稱“很難説清楚”

  “八旬老人為贍養費狀告四個兒子”追蹤

  因養老費問題,八旬老人廖惠群(化名)一紙訴狀將四個親生兒子全都告上法庭。法院判決,老人的兒子們每人每月支付老人100元生活費。但當老人找到多個兒子要贍養費時,卻再次遭到拒絕。

  11月3日上午,華西都市報記者在崇州街子鎮天順社區見到了84歲的廖惠群老人。説起贍養費問題,老人直抹眼淚,連説幾個兒子“不孝順”。而老人的大兒子則稱,母親“不缺錢”。

  為了調解這個大家庭的關係,當地村委會已經出動了數十次,但效果甚微。母子關係為何變得如此僵硬,作為旁觀者的村民們,也各自保持著看法。

  母親叫苦婆媳關係僵希望提高贍養費

  “沒想到,我都80多歲了,會和兒子們走到這一步。”3日上午11點,崇州街子鎮天順村,84歲的廖惠群老人帶著記者,走進她現在同孫子居住的房子。

  院中四處堆著曬乾的玉米,房屋裏外堆滿雜物。廖惠群説,玉米是她自己種的,有時候會把種的菜拿上街去賣。

  廖惠群説,與兒子關係變差,不是一兩天發生的。“早些年,兒子們還挺孝順。”她説,大兒子結婚以前,一家子的關係並不差。但後來,她同大兒媳因為一些瑣事,發生過幾次爭吵,關係就開始一落千丈,“10多年前,我們一家就上過法庭,法院判決他們每人每月給我30元生活費,還有每年500斤大米。”也是從那以後,家裏的關係的積怨也就變深了。

  “老五犯事入獄,留下當時只有3歲的孩子,我就一直在撫養這個孩子,老頭子也在幾年前去世,我就住進了老五原來的家。”廖惠群説,她和老大、老四的關係最為僵硬,老二老三還好點,“不過每次逢年過節,我都是一個人過的。”

  今年,她感覺兒子們給的30元,已經不夠開支,於是她找到兒子們,問能不能提高到每人每月給100元。在遭到拒絕後,母子們又吵了起來,直到鬧上法院。

  兒子喊冤母親不缺錢我們一直在贍養

  廖惠群大兒子沈鐘(化名)家,與她所居住的房子僅一巷之隔。由於女婿資助,沈鍾家修了新房。見面時,60歲的沈鐘和妻子正在準備吃午飯,看著門口的母親,他有些沉默。

  對於法院此前的判決結果,沈鐘説,開庭當天他就在現場,清楚法院的判決結果,但他覺得這個並不算合理,所以一直沒有執行。

  “她並不是沒有收入,而且收入並不低。”沈鐘向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由於現在土地流轉,老人可以領到包括她自己、五弟以及五弟孩子在內的3個人的錢,每年3600元;村上還給她和小孫子辦理了低保,500元左右;再加上兒子們之前約好的每月30錢,“她的收入不低,而且我都是60歲的人,哪兒還有更多收入給她。”

  對於部分村民指責他不孝順母親,沈鐘也是嘆了口氣,“作為兒子我並不是不孝順,她每次住院的費用,都是我們做兒子的均攤。她喜歡在外面玩,我們是擔心她拿著這麼多錢,容易被人騙。讓她住老五家,也是考慮到她之前住的地方太爛,才和侄兒子一起住的。如果她哪天老了,病了,或是走不動了,作為兒子的我們,還是會把她接到家中供養的。”

  隨後,記者來到老人三兒子家了解情況,但是家中大門緊閉。老人的二兒子在外打工,記者並未聯繫上。

  /記者探訪村委會調解數十次“他們家的情況,

  很難説清楚”

  鄰居陳先生説,沈家5個兒子年輕時,廖惠群時常不在家中,對他們的照顧也不多,“沈老頭前幾年走的時候,她才從外趕回來,有兒子也覺著她沒照顧好父親。”

  “她現在還是愛出門,常和街上的老年人一起,一齣去就是大半天。”聽説廖惠群又去法院了,村民王女士也聊起了沈家的事,他們見到最多的,還是“她和大兒媳常見面就吵,平時也沒見其他兒子來看他”。“就算她再錯,畢竟也是親生母親。但關係變這樣,她也是該反省的,況且幾個兒子在村裏也還算富裕。”

  關於廖惠群一家的事,天順村村委會調解了多次。村委會書記牟鳳剛説,廖惠群確實有低保,每年也會拿到3個人的土地流轉資金。而一家子的關係不好已快10年了,經常吵架,村委會此前也調解過數十次,“但畢竟是一家子的事,協調效果收效甚微。”

  廖惠群説,目前,僅二兒子家給了100元,其他3個兒子仍然未給,“我已經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了。”

  華西都市報見習記者楊力攝影雷遠東

[編輯:曲金娜]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