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裏的導盲犬 為盲人重燃希望
目前,北京約有6.7萬盲人,卻只有10隻導盲犬,它們都是從國內唯一由殘疾人聯合會掛牌的大連導盲犬基地培訓出來的,來到北京為盲人引路。它們兢兢業業,將主人平安地帶到目的地,但大多時候不能被公共場合接納。
幾年前一部名為《導盲犬小Q》的電影,曾感染無數觀眾。然而今天,現實生活中的導盲犬仍在公共場合頻頻受阻......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她叫吳文昊,和男朋友在順義開了一家小店做按摩。與導盲犬子龍是在13年6月6日認識的,7月6日文昊把子龍帶回來,現在在一起已經兩年了。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文昊説:“子龍高興,不高興,興奮還是要上廁所,一開始老是跟我們講,跟它們久了,你就知道它們想要什麼,當時我也很懷疑,覺得它又不會説話。但時間久了,覺得它會有它的一種語言,還有就是摸它的時候,會傳達給你一種情緒,比如説它高興的時候,它就扭著尾巴,玩的時候或走新的路段的時候就會很開心,不開心的時候被拒、停下,我就得讓它坐下,它就會坐下,耳朵是往後背的。我覺得有子龍每天都很充實,有它就有一切的感覺。”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對於吳文昊來説有了導盲犬首先出行方便了,出行的安全系數也相應增加了。有汽車經過它能輕鬆地繞開,心情特別好,文昊原來容易急,有了子龍之後變得越來越有耐心,也越來越有愛。每只導盲犬可以記住30條以上的路線,像他們這裡有7條路線子龍可以記住。圖為文昊為子龍佩戴導盲鞍。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子龍是我養的第一隻狗狗,可以做共同訓練的時候,我就老給基地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去,告訴我六月份去的時候,我就趕緊給我親戚朋友打電話,我要有導盲犬了,我要去大連做共同訓練了”文昊激動地説到。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來到公交站,子龍在這坐下便知道要等車了,鬱悶心思也就來了。文昊説:“另外一個盲人朋友的導盲犬最後都不敢坐地鐵了,現在只要讓它去地鐵口它扭身就走,怎麼都不坐。我臉皮比較厚,不怕被拒。”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2012年6月13日國務院第208次常務會議通過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在其第16條中明確規定視力殘疾人可以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但是公共場所具體都包括哪些地方,並沒有明確規定,視障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在一些場所被拒的情況仍舊屢見不鮮。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每次出行她們都先做一個週密的安排,想好了這條路線讓坐的話怎麼辦,不讓坐的話選擇什麼路線走。如果是硬不讓,那怎麼去交涉,都是要先考慮好的,另外有一些商場也會拒絕進入。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文昊説:“有時還是會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阻礙,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中國導盲犬認識時間還很短。2008年,中國的導盲犬才第一次亮相,現在才六年多,接受不了,或有些不了解不明白還是很正常的。圖為文昊跟售票員經過多次溝通、解釋,在周圍人的幫助下才被允許乘車。圖為在公交車站等車的導盲犬子龍與文昊。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目前在北京,只有一部分地鐵車站允許導盲犬上車。根據14年2月公佈的《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行動不便人士在無人陪同情況下進出站上下車,可以聯繫車站工作人員獲得幫助。視力殘障者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應當出示視力殘障證件和導盲犬證。導盲犬應當佩戴導盲鞍和防止傷人的護具。”這意味著今年5月,導盲犬將可以進入地鐵。圖為文昊和導盲犬子龍在公交車上。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平日它就是帶我從店裏回家,從家裏來店裏,還有去超市,商店什麼的,有臺階,它就會提醒我,停下,踏完之後再走,有車的話,它會直接繞開,比如説路上有障礙物,它都會直接繞開。”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它走路就是快,因為就我年齡最小,他們就給我一個走路最快的,就我一個八零後,其他人全都是七零後,因為當時錄影,我拿盲杖走的速度也是比較快。”圖為文昊與導盲犬子龍走在路上。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等子龍年齡大了,要送回到寄養家庭。文昊説:“跟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想著帶我走路,但是它老了退役之後,要把它送回去我覺得是一件挺難的事情。它走了之後,我會再申請一隻,既有出行的需要,也會讓我的心情好一些,我需要它們陪伴。”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每次吃飯子龍就臥在桌子底下,吃火鍋對於子龍來説最有挑戰,因為火鍋香味總往下飄。 文昊説:“我們全班聚會,低視少全盲多,乾杯時各種找不著,敲一下桌子吧,之後吃菜都是啤酒味的。”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過馬路的時候導盲犬子龍會看車來的方向,如果是迎面來的它就避讓,看離左邊近還是右邊近從而選擇靠邊。但是走路如果有人跟它説話,會導致它分心,對路線的判斷産生問題。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文昊説:“每次跟它玩,它的心情就好了,我們兩個感情就更好。我工作的時候它會很安靜,只要是我在工作,它就會趴在旁邊,我説結束好了,它就會趕緊過來頂頂我。”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