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記者會“語錄”:巧喻妙答透視施政思路
1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個小時內回答了中外記者的17個問題。
引用互聯網流行詞,借圍棋巧喻中國經濟,承諾簡政放權“忍痛也得下刀”……記者會上,李克強就中國議題解疑釋惑,不避敏感,他的一系列“巧喻妙答”也透視出改革關鍵之年的施政思路。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在回答記者有關網購是否會衝擊實體店的提問時,李克強説,網上網下互動創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間,“這使我想起最近互聯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風口’,我想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
——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簡政放權,可謂本場總理記者會的關鍵詞之一。在回答經濟放緩背景下,“壯士斷腕的決心來進行改革”會不會更疼時,李克強回答,“確實很疼,而且在加深,面還會擴大。因為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不能像開車一樣,松了手剎,還踩著腳剎,明放暗不放。
談及當前政府簡政放權舉措時,李克強坦言還有很多不落實的情況存在,推進中還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他指出,“還發現國家部門授權地方政府審批的事項1200多項,今年要砍掉200多項,不能像開車一樣,松了手剎,還踩著腳剎,明放暗不放。”
——穿鞋要合腳,施政也要利民惠民。
記者會上,李克強從“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不能法外施權”等三個方面,介紹今年政府在簡政放權方面將進行的“新作為”。李克強稱,“穿鞋要合腳,施政也要利民惠民。”
——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為啊,必須嚴肅問責。
在回答制度反腐的話題時,李克強回應了“懶政怠政”現象。李克強説,“既要懲治亂作為,也反對不作為,庸政懶政是不允許的。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為啊,必須嚴肅問責。”
——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隻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
有記者問及對中國經濟“新常態增長”的信心時,李克強用中國圍棋形象比喻,“我想起中國人發明的圍棋,既要謀勢,又要做活,做活有兩隻眼。形象地講,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隻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當然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
——高手在民間,破繭就可以出蠶。
記者會上,談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話題時,李克強提及了自己考察時的見聞。“我還到過許多咖啡屋、眾創空間,看到那裏年輕人有許多奇思妙想,他們研發的産品可以説能夠帶動市場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間啊,破繭就可以出蠶。”
——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
回答記者關於霧霾等環境污染問題時,李克強稱,治理要抓住關鍵,今年的要害就是要嚴格執行新出臺的《環境保護法》。他説,“環保等執法部門也要敢於擔當,承擔責任。對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問責,瀆職失職的要依法追究,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
——正在規範債務平臺,堵後門、開正門。
在回答關於銀行不良貸款和地方債務問題時,李克強稱,中國的確存在著個案性的金融風險,但是完全可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還處於合理區間,而且我們的儲蓄率比較高,地方政府性債務70%以上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我們也正在規範債務平臺,堵後門、開正門。”
——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需要兩個輪子一起轉。
“兩岸是一家人,是骨肉同胞。”李克強在回答有關兩岸經貿關係的話題時稱,對推動兩岸經濟合作來説,需要兩個輪子一起轉,“一個輪子就是要加強兩岸經貿合作的制度化建設,比如説像ECFA後續協商。另一個輪子就是擴大相互開放。對大陸來説,尤其是要重視在大陸投資的台灣企業。”
——要説中國搭便車,這麼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
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及外界關於在很多國際事務上中國仍然在搭便車的觀點。李克強回答,中國把自己的事辦好,保持合理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巨大的貢獻。而且中國還在越來越多地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要説中國搭便車,這麼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
——不是中國向世界輸出了通縮,你説叫“輸出者”,實際上我們是“被通縮”。
在回答記者關於“中國是全球通貨緊縮的輸出者”的提問時,李克強稱,雖然中國現在的物價總水準比較低,但並不是中國向世界輸出了通縮,你説叫“輸出者”,實際上我們是“被通縮”。李克強舉例,“去年,我們進口了3.1億噸原油、9.3億噸鐵礦石,量是增的,沒有跌,但是價格下來了,主要是因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跌。對這種“被通縮”的問題,我們有應對,也有進一步的準備。”
——用閒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説終身受益。
在回答關於全民閱讀的話題時,李克強分享了自己的讀書感受,“書籍和閱讀可以説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説,用閒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説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