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亞投行熱”表明美國全球影響力下降
CNBC | 專家:“亞投行熱”表明美國全球影響力下降
繼英國首個申請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意向創始成員國以來,媒體披露有更多的歐洲國家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也已遞交了加入申請。對於歐洲國家紛紛靠攏亞投行,國外專家分析稱有三大原因:一、對美國全球影響力的信心下降;二、看好中國未來的經濟影響力;三、對IMF及世界銀行長期不願更改規則感到厭倦,希望加入AIIB以獲取制定規則的資格。
英國斯皮羅主權策略公司資深專家尼古拉斯-斯皮羅(Nicholas Spiro)稱:歐洲巨頭轉向AIIB,“充分表明他們對美國在全球政治及經濟事務中的影響力失去信心。”
每日電訊 | 蘋果取代AT&T成為道指成分股
當地時間18日晚上,蘋果公司取代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成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彰顯蘋果在美國消費者經濟當中的主導地位。
AT&T最初于 1916 年成為道指成分股,2004 年 4 月曾被踢出。目前,蘋果的資本市值達到7360億美元,而AT&T的資本市值僅為1765億美元。
現在,道指成分股中的科技公司增加到 6 家,其他5家分別別是微軟、英特爾、IBM、思科和維薩。
今日美國 | 受中東粉絲熱捧 推特宣佈將在迪拜設立分站
推特公司17日在迪拜出席阿拉伯社交媒體意見領袖峰會(Arab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Summit)時宣佈,將在迪拜設立推特的分站。據悉,該分站的工作重點將在於管理中東地區的不斷增加的廣告業務。
據悉,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與推特在中東地區大受歡迎有關。目前,推特在中東約有600萬名使用者,其中許多用戶表現活躍。迪拜酋長穆罕默德( Sheikh Mohammed)在推特上擁有近380萬粉絲,而今年1月新上臺的沙特國王薩勒曼(King Salman)擁有逾250萬粉絲,其1月發表的首條推文如今已被轉發了26萬次。
CNN |谷歌被曝靠壟斷地位打壓競爭者
本週四,《華爾街日報》援引一份內部機密文件,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調查者早已查出谷歌利用其行業內的壟斷地位,濫用權力,打壓競爭者。
早在2012年,就有FTC調查專家稱谷歌濫用行業權力,然而FTC並未理會。2013年,FTC向谷歌發起持續兩年的調查,而谷歌依然未受到任何影響。
此次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披露,FTC調查者表示已確定谷歌存在濫用壟斷權力的行為,並稱已找到證據證明谷歌利用反競爭策略打擊類似Yelp和TripAdvisor等競爭公司。對此,FTC不予置評。谷歌則稱將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表聲明。
金融時報 | 紐約前市長和蓋茨捐資400萬美元 助發展中國家管控煙草
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Mike Bloomberg)和比爾·蓋茨(Bill Gates)最近捐資400萬美元,成立了一家反煙草法律基金會,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來自煙草公司的法律挑戰。
該基金會將向一些發展中國家在起草煙草管控法律和成立相關貿易訴訟團隊方面提供協助,並提供相關資金支持。
布隆伯格自2010年以來一直資助烏拉圭政府與菲利普-莫裏斯國際公司(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打官司,後者反對在煙盒上印刷健康警告標誌。
Market Watch | 星巴克杯子印“種族團結”標語引發爭議
美國星巴克總裁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準備鼓勵旗下員工在每一個咖啡紙杯上寫上“Race Together”(種族團結)的字樣,以引導顧客在喝咖啡的過程中談論美國種族問題。這一想法在美國社交網站上引發了爭論。
美國PBS新聞節目主持人葛文埃菲爾(Gwen Ifill)評論稱,“老實説,一大早的咖啡都沒喝你就要我談論種族問題,這會很糟糕。”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教授阿蘭森瑞馳(Aram Sinnreich)評論稱,“星巴克面臨著身份認同危機,其高管多為白人,它想將自己標榜為關心美國種族問題的公司,卻不檢視一下自己的問題,這會給它帶來很多麻煩。”
就連星巴克員工也向老闆舒爾茨進言稱,公司不應該觸碰政治。
國際財經時報 | 三家中東航空公司在美遭鉅額補貼指控
日前,達美航空公司和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聯名指控三家中東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卡塔爾航空和阿提哈德航空,稱其接受了阿聯酋和卡塔爾政府的高達420億美元的鉅額補貼,要求美國政府限制其在美市場的拓展。
優質的服務、實惠的價格讓來自海灣地區的三家航空公司受到越來越多的美國乘客的青睞。單以美國-印度航線而論,自2008年以來,三家中東航空公司的訂票份額翻了三番,達到40%。而美國本土航空公司的份額則從39%下降到34%。
目前,這三家公司每天有25架航班從美國11個城市出發,並想要增加更多的航班。美國本土航空公司擔心自己的市場份額會被進一步擠佔,從而採取了行動。
對於達美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高管的指控,三家中東航空公司予以否認。
BBC | 漢莎飛行員罷工延至週五 中短途航班或受影響
繼週三和週四連續兩日的罷工後,德國漢莎航空的飛行員們擬在週五進行第三日的罷工。週四,漢莎飛行員組織針對長途飛行航班的罷工活動,而此次罷工或將衝擊短途和中途的航班,影響數千旅客的行程。
漢莎飛行員希望通過罷工,向管理者就其退休福利政策的協商施加壓力。漢莎發言人馬丁·裏肯(Martin Riecken)稱,公司將在週五飛行四分之三的航班,其中包括瑞士國際航空和奧地利航空。此外,裏肯表示公司願意就退休福利問題重啟協商。
CBS MONEYWATCH | 亞馬遜無人機快遞測試獲美監管機構批准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19日宣佈,批准亞馬遜展開無人機快遞服務測試。
FAA表示,已向亞馬遜發放一份實驗性的適航證書(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允許其在華盛頓州的私人及農村地區進行測試飛行。該適航證書僅適用於特定的無人機設計,如果該無人機進行修改,亞馬遜必須獲得新的適航認證。
衛報 | 泰格豪雅聯手谷歌 將推高檔安卓智慧手錶
泰格豪雅與谷歌合作,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內置安卓作業系統的高檔智慧手錶,向蘋果iWatch發起競爭。泰格豪雅的首席執行官讓-克勞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目前並未給出該款智慧手錶的具體價格,也尚未公佈手錶的設計與內部功能。
比弗稱:“矽谷和瑞士正在就智慧手錶市場進行激烈競爭。”而谷歌安卓系統智慧手錶部門的首席工程師大衛?辛格爾頓(David Singleton)也表示,公司已準備好打造全新的奢侈腕錶。
華爾街日報 | 因交通監管法規延期出臺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上市受阻
已經能夠靈活上路的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如今卻面臨相應交通監管法規延遲出臺的問題,遭遇上市受阻。
早在2012年,谷歌就在支持加州政府制定關於無人駕駛汽車運行條例的法案。如今,時間已經離該法案的截止日期(今年1月1日)過去2個多月,相關草案卻尚未出臺。這也預示著該法案很難在今年年底前通過。
交通監管法規的延遲讓無人駕駛汽車的支持者們越發意識到,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已經走到了法律的前面。據悉,加州政府制定監管法規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認定一家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確實具有安全性。對此,谷歌不予置評。
財富週刊 | 美國多家機場“哭窮” 欲抬高使用費
《財富週刊》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近日美國有數家機場,正尋求議會同意其將機場設施使用費由2000年制定的每人4.5美元增加到8.5美元,增幅將近90%。
對於該提價申請,業內人士認為獲批的可能性不大。美國航空運輸協會(Airlines for America)的一名發言人對CNN稱,因機場已賺取足夠利潤,增加機場使用費會被批評為“苛捐雜稅”。
據悉,因油價下跌等原因,業界預計今年航空公司的總利潤將增加26%,達250億美元。
路透社 | 週四美股漲跌互現
週四美股市場漲跌不一,道指、標普500指數均下跌,納指上漲。美元走強,衝擊石油和其他商品價格,導致能源和材料類股票走低。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17.16點,收于17959.03點,跌幅達0.65%。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滑10.23點,收于2089.27點,跌幅達0.4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揚9.55點,收于4992.38點,漲幅為0.19%。
每日財經 | 本田在美再召回10.5萬輛汽車
本田汽車(Honda)19日宣佈,再次擴大在美國與高田氣囊問題相關的召回行動,增加召回近10.5萬輛車。
擴大召回後,本田因氣囊問題的召回總數將達到約550萬輛。截至目前,包括本田在內的10家大型車企已因氣囊問題在全球召回約2200萬輛車,在美國召回1700萬輛車,而美國配有高田氣囊的汽車約為3000萬輛。
日本經濟新聞 | 日本2月全國百貨商店營業額實現增稅後首次增長
日本百貨店協會19日公佈數據顯示,2月全國所有百貨店營業額為4457億日元。其中,非新增百貨商店的銷售額增加了1.1%,實現11個月來首次增長。自去年4月消費稅率上調後,所有店舖和非新增店舖這兩項的營業額首次實現雙雙正增長。
分析稱,這是因為隨著經濟景氣的恢復,個人消費積極性提高,並且春節期間的外國人消費和情人節期間的活動推高了整體銷售額。
從類別來看,衣服、化粧品銷售額增加,傢具、貴金屬等減少,反映出去年增稅前的提前消費影響。從地區來看,東京增加了5.3%,大阪增加了0.5%,均比上年增加。
面向訪日遊客的免稅品銷售額較上年增加了3.4倍,達到153.6億日元。這一數據已經連續25個月超過上年同期。
朝日新聞 | 日本東電工資提高到大地震前90%水準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9日公佈,除去管理人員,2015年度普通員工的年收入將比大地震前減少10%,該措施已與工會達成一致,目前的年收入比大地震前水準減少14%。
這是因為削減成本將取得高於目標值的成效,最終反應在了員工的收入上。但此前,工會方面曾要求將員工收入恢復到大地震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