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副防長就“薩德”部署及朝核問題等答本網記者問
韓國國防部次官白承周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陳濛、安光浩):近年來,中韓兩國軍隊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合作進展順利。今年2月,中國國防部長時隔9年再次訪問韓國;3月,韓國再次向中國移交了部分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遺物)。與此同時,美軍計劃在韓國部署“薩德”又給半島和地區局勢帶來了負面影響。近日,韓國國防部次官(副部長)白承周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的獨家書面採訪。就中韓兩軍關係發展、“薩德”部署以及朝鮮核計劃進展等回答了提問。
白承周就中韓軍事交流與合作表示,韓中國防關係將穩步發展成為“充實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正以今年上半年之內開通直通電話為目標展開技術細節協商。今後將推動兩軍各層級的交流與合作。
在“薩德”問題上,白承周表示,如美方提出正式要求,韓國國防部將從韓國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出發,加以考慮並做出判斷。
針對朝鮮核計劃進展,白承周説,據韓方推測,朝鮮已擁有40余公斤左右的钚,且目前已具備以鈾為核原料製造核武器的技術水準。同時核武小型化技術已達相當高水準。
以下是書面採訪全文:
記者:根據中韓兩國達成的協議,自去年起,韓方將逐步向中方移交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您如何評價這項活動的意義?
白承周:中國軍人遺骸的送還工作是于2013年,樸槿惠總統與習近平主席之間在兩國峰會上,以實現人道主義精神,發展韓中關係為目標,由韓國總統樸槿惠提出後推進的方案。
中國軍人遺骸的移交工作成為了治愈韓中兩國間歷史傷口,建立新的里程碑,實現未來飛躍和發展的契機,同時也成為了加強兩國國民間紐帶的契機。
記者:截至目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發掘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今後的發掘工作,韓方有哪些計劃?
白承周:去年3月28日,首批移交了437具中國軍人遺骸,今年則移交了68具遺骸。遺骸的挖掘工作以朝鮮戰爭期間曾交戰的地區為中心,從3月挖掘至11月,今年仍將根據計劃推進遺骸的挖掘工作。
記者:不久前,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上將訪問韓國,這是中國國防部長時隔9年再次訪問韓國。在訪問過程當中,中韓雙方強調了增進兩國信賴和擴大合作的重要性。請問您如何評價雙方在軍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白承周:樸槿惠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就職之後,韓中關係發展空前緊密。
首先,兩國首腦通過兩次相互國事訪問和多次峰會,就進一步加強兩國間“充實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達成一致。
基於這一共識,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各項領域加強了兩國間交流與合作,並且全年互訪人數已突破1,000萬人。
第二,兩國首腦在國防和安全上也構建了戰略溝通體系,同時,就保持國防、軍事關係的發展趨勢達成一致。借此,兩國國防關係發展至包括舉行次官級(副部長級)國防戰略對話等,全年有超過30個代表團進行互訪。今年2月,為履行首腦峰會協議,進一步發展韓中國防關係,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訪問了韓國,與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的會談達成了很多共識。
今後,韓中國防關係將基於兩國首腦間的共識,在各項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穩步發展成為“充實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記者:未來,中韓軍事交流與合作的主要的內容和重點是什麼?如何進一步增強雙方的軍事互信?
白承周:首先,應通過兩國間的戰略溝通和對話建立和發展互信。2014年7月,我曾訪問中國,當時在韓中戰略對話當中,雙方就儘早開通直通電話達成一致。今年2月,兩國防長再次就儘早開通的必要性達成了共識。目前,雙方正以今年上半年之內開通直通電話為目標展開技術細節協商。
國防部之間的直通電話,將為兩國軍方就安全威脅因素迅速交換信息和意見,為維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並將通過高層間的隨時溝通,進一步拉近兩國的軍事關係。
第二,為持續發展兩國的軍事關係,應按計劃推進目前正在積極進行的兩國軍隊間的交流,並應持續為擴大交流和合作領域做出努力。 目前,韓中兩軍之間正持續進行包括各軍種參謀長互訪在內的高層交流,今年,韓國陸軍參謀長和海軍參謀長計劃分別訪問中國。 此外,將通過次官級(副部長級)國防戰略對話、局長級國防政策實務會議等,持續保持兩軍關係的發展動力。 實質性的合作方面,目前正在研討擴大兩國軍隊間交流及加強災難救援等以維護和平為目的的合作。
另一方面,兩軍高層間的信任對於兩軍關係非常重要,而初級軍官間的交流拓寬相互理解的範圍,奠定面向未來的基礎,則可使兩軍關係發展得更加緊密。為此,兩國正在實施語言課程和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的教育交流,今年,預計將通過海軍和空軍指揮參謀學院的課程來擴大教育交流。此外,雙方將持續完善和發展自去年開始的青年軍官交流計劃。
記者:近期,有關美國計劃在韓國部署“薩德”(THAAD)導彈防禦系統的傳聞引發外界關注。對此韓國國防部曾經表示,韓國並無計劃購買“薩德”系統。但有報道稱,美方希望在駐韓美軍營地部署“薩德”系統,韓方對此持怎樣的立場?
白承周:韓國國防部目前尚無購買THAAD系統的計劃,美國也未就在駐韓美軍駐地部署THAAD系統的問題,要求與韓國政府展開協商。 如果美國正式提出要求,韓國國防部唯從韓國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出發,加以考慮並做出判斷。
記者:“半島無核化”和“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相關問題”是中韓兩國防長在會談當中達成的共識。對於當前朝鮮核計劃進展,韓國軍方有怎樣的評估?朝鮮是否已經實現“核武小型化”?
白承周:據推測,朝鮮已擁有40公斤左右的钚,而製造一枚核武器估計約需6公斤左右。此外,朝鮮已經進行三次核子試驗的事實值得深思。此外,朝鮮持續推進生産高濃縮鈾(HEU),估計目前已達到能夠利用鈾製造核武器的技術水準。第三,雖然不能得出朝鮮已能夠在導彈上搭載小型化核彈頭的結論,但從現有核開發國家的小型化實現期為2到7年來看,朝鮮第一次核子試驗(2006年)之後已經過了8年,因此推測小型化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