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槍擊事件:真相需要等待 但不會被遮蓋
慶安槍擊事件已經過去一段時間,真相依舊在“等待統一口徑”中模糊著。對於這件突發事件的處置方式是否得當的討論和關注似乎已經逐漸在輿論場降溫,而相關部門遮遮掩掩的“鴕鳥”式處理問題的方式倒是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因為在現代傳播條件下,如果相關部門繼續沿襲上個世紀社交平臺不發達條件下處理敏感事件的方式,恐怕只會使自己越來越被動,甚至最後不得不被社會輿論用倒逼機制,被迫公開事件發生全過程的視頻資料。
當然,我們對於“該不該開槍”的“技術”層面的討論聲音也並未停止,和大多數人一樣,筆者也認為對於警械的使用,作為執法人員,必須有嚴格的界定,什麼樣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警槍,使用槍支制止犯罪行為的時候是否先行進行了鳴槍示警,這些都需要現場的視頻來支撐,但是因為缺乏足夠充分的視頻資料,所以目前公眾討論的焦點問題難免會有點“失焦”,甚至很多人把此次警察開槍和美國警察在執法時開槍的自主權相提並論,不免讓人大跌眼鏡——一個基本的常識應該普及一下,美國是允許個人擁有槍支的國家,美國警察在執法過程中面臨的危險程度要遠遠大於國內警察的執法環境,而且因為法治健全,警察用槍的各種情況和規定比較詳細,所以美國警察在執法使用警槍時的自助決斷權力會更大一些,但這不代表説美國警察就可以隨便使用槍支處置突發事件,他們在使用警槍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流程規制的。
現在警方之所以遲遲不公佈火車站當時發生槍擊時的全部完整視頻資料,給人的感覺就是使用警槍的警察可能在警械使用方面存在瑕疵甚至重大錯誤,一旦公佈視頻,面對洶湧民意,恐怕無法承擔其中的壓力,所以寧願繼續承受公眾的質疑和猜測,但堅決不直接面對遲早會到來的真相……
當然,這是很多部門處理突發問題一貫的“程式”:因為事關重大,所以沒有人敢拍板決定是否將真相公之於眾,只能是層層請示領導,並在這其中積極觀察和“擺平”輿論狂潮,以達到拖延之後逐漸風平浪靜的目的,這種方式在信息傳播不那麼便捷的過去可能還算有效,但是在當下的“朋友圈”式的迅捷傳播模式中,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只能使得事情更加糟糕,朝著不利於當事方的方向發展。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相關部門遲遲不公佈完整視頻資料理解為危機公關水準問題,還是可以再多一點耐心期待最終的官方結論。有消息稱死者的母親拒絕相關部門20萬的補償金,筆者認為母親的態度是對的,真相沒有浮出水面之前,這錢拿得的確有點燙手,還是不拿為好。同時,我們也相信,再長久的等待,也不能淹沒真相,正如正義可以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真相可以等待,但不會被遮蓋。(王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