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3天流量費1.7萬元 國際流量費為何難降

人民網2015-05-18 15:41:24

出國3天流量費1.7萬元 國際流量費為何難降

  胡女士塞班島3日遊,手機流量費1.7萬元,讓“天價”流量費再上風口浪尖。

  流量費貴,老百姓受不了,總理也看不下了。“流量費太高了。”李克強在一季度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感嘆道,話題一開就引發了與會人士的熱切討論。此後工信部會議對加快4G建設、大幅提升網速等工作部署的多次表態,再到5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城市寬頻要免費提速40%以上”等五項舉措,官方一系列動作讓廣大網民看到了“提速降費”的希望。

  5月15日,據央視新聞官方微博最新消息,工信部公佈網絡提速降費總目標,到2017年底所有地級以上城區家庭具備百兆光纖接入能力,4G全面覆蓋城市和鄉村;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等寬頻平均接入速率達到30Mbps,其他城市達到20Mbps;手機流量和固定寬頻平均資費水準大幅下降。

  國內的流量費下降有望了,但國際流量費呢?這是一個更複雜的收費體制。一般來説,國際漫遊費是由國內運營商和國際運營商談判決定的。中國移動門市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雖然國際漫遊費是由三大運營商收取的,但是國際漫遊費的制定卻並不由三大運營商説了算。

  對如何下調國際流量費,三大運營商在努力,歐美國家的運營商也在為降低甚至減免國際漫遊資費動腦筋,但是卻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困難。中國移動國際公司移動業務發展主管陳祖輝打過一個比方:中移動12次國際漫遊費調整降價,涉及197個國家超過340個運營商數量,即便是按照最低的工作量計算,如果按照每個運營商一個季度來計算,時間跨度總長就超過85年之多。簡而言之,降價談判是一場持久戰。

  國際流量費誰來定

  “有些國家只有1家運營商,如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等,人家根本不接受結算下調談判,而歐美運營商又非常牛氣,和人家談判,地位完全不對等”

  如今國內三大運營商的國際流量收費情況到底如何?為了回答這一疑問,《國際金融報》記者分別採訪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家運營商。

  中國移動上海門店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中國移動國際漫遊大致上劃分成三檔,業內稱為“1元、2元、3元”檔,這是根據國際漫遊撥中國內地、漫遊地接聽和撥漫遊地資費的定價劃分的。

  所謂“1元”檔就是手機呼叫/接聽每分鐘0.99元的國家和地區,以此類推,“2元”檔即是收費每分鐘1.99元的國家和地區。其中,比如韓國、新加坡、美國這些中國遊客出境旅遊熱門目的地都已經被劃進“1元區”,而像英國、法國、德國、泰國、西班牙、馬來西亞等,則屬於“2元區”。

  在數據流量方面,移動主要採取的是流量包的模式,“1元區”的國家和地區3元包3M流量、“2元區”多為6元包3M流量、“3元區”則為9元包3M流量,此外也有部分國家和地區仍是以每KB流量計價,通常為非洲國家或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

  “客戶只要在資費標準為3元包3M、6元包3M和9元包3M的國家和地區産生流量即扣除3元、6元或9元,每當3M使用完後將自動按流量包疊加收費,不産生國際及港澳臺漫遊流量不收取流量費。”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流量包“3元包3M、6元包3M和9元包3M”按天計費(以北京時間為準)、按國家和地區單獨計費,即客戶每天在同一漫遊地流量包累計重復疊加10次以後,客戶當天在當地繼續使用流量不再額外收費,但當天累計使用50M後將暫停流量功能。

  “例如,客戶北京時間8月5日在香港使用流量49M,8月6日又在香港使用流量3M,6日當天在台灣使用流量2.5M,則分別收取香港流量費33元和台灣流量費3元,累計收費36元。”上述移動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中國聯通5月1日起剛剛下調了部分國際漫遊流量資費,涵蓋了港澳臺、新馬泰、日韓澳、英法德、俄美加和巴西等亞、歐、美洲超過80多個熱門國家和地區。聯通公司工作人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全面下調國際漫遊數據資費,最高降幅可達80%。此外,聯通對原有的國際漫遊數據流量66元日套餐和166元月套餐也將進行全面升級。

  不過有趣的是,在與記者的交談中,有兩位運營公司工作人都表示,儘管如今國際漫遊流量費已經有了很大下調,但是他們自己在出國旅遊時一般也不會選擇使用這一項服務,理由很簡單,“還是太貴了”。

  中國移動門市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國際漫遊費是由三大運營商收取的,但是國際漫遊費的制定卻並不由三大運營商説了算。一般來説,國際漫遊費是由國內運營商和國際運營商談判決定的。“不管是語音漫遊,還是手機上網漫遊,這些費用都是‘老外’收的,中移動就是一個‘收費員’,外國運營商才是名副其實的‘東家’。”

  該工作人員表示,在漫遊的問題上,我們沒有話語權。“有些國家只有1家運營商,如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等,人家根本不接受結算下調談判,而歐美運營商又非常牛氣,和人家談判,地位完全不對等。”

  如何分肥是難題

  在記者採訪中,有一個情況與想像中不同,即中國國內運營商其實更傾向下調流量費。近來三大運營商資費下調的幅度動輒達到50%甚至更高,就是這一現象的反應

  為什麼國內運營商願意減價?要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必須先了解國際流量費的結算標準。

  國際漫遊業務收入取決於國際結算標準。國際漫遊業務的資費也分成兩大類:漫出資費和漫入資費。對於漫出市場,國內運營商的漫出業務收入來源於本網用戶在國外漫遊期間産生的話費,其成本由兩部分構成:漫出地國外運營商向國內運營商收取的漫出網間結算成本以及國內運營商為此用戶正常通信産生的本網網絡運行成本。對於漫入市場,國內運營商的國際漫遊收入是指境外運營商支付的網間結算費用,成本為國內運營商網絡運行的相關成本。

  無論是漫入市場還是漫出市場的資費,都直接和各國運營商之間的國際漫遊網間結算標準緊密相關,它直接影響了運營商為其最終用戶提供國際漫遊業務的資費高低,也影響到運營商的收入利潤狀況。説白了,就是國內國外運營商如何“分肥”。

  一位運營商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從以色列撥打中國大陸的資費原來是25.86元/分鐘,其中至少要付給以色列運營商20元。這種“分肥”制下,下調國際漫遊資費,對國內運營商的利潤影響當然不大。降價反而可能促進其國際業務的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在規模效應明顯的電信行業,資費下降對運營商利潤是否有影響,還取決於資費下降能否帶來業務與用戶的規模效應。如果資費下降能帶來更多的用戶,運營商的利潤有可能反升不降。

  但這一分配體制下,想要下調費用也就更不容易了。一方面,要國際運營商降低結算價,也就是讓對方讓出利益,談何容易;另一方面國內運營商下調空間不大了。譬如,中移動向用戶收取的國際及港澳臺漫遊費絕大部分都結算給了境外運營商。例如,2013年中移動與加拿大的數據流量結算價約為8.3元/MB,中國移動向客戶收費10.24元/MB,也就意味著中移動需要將所收費用中81%支付給加拿大運營商,看起來毛利還有19%,但除去稅收、人工、客服成本,以及一些欠費損失,凈收益微乎其微。

  有時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國內的運營商不得不做賠本買賣。2014年初,中移動與加拿大的流量結算價降至2.9元/MB,因此中移動針對加拿大推出9元包3M新資費,折合3元/MB,毛利僅3%,如果客戶當天執行了雙封頂(90元包50M),實際收費僅1.8元/MB,相當於中移動每MB結算虧1.1元。

  歐洲減免漫遊受挫

  歐洲委員會下一步將在2018年中再對是否執行免除漫遊費用進行評估,“這一天(取消漫遊費)看起來似乎永遠都不會到來”。歐洲民眾很失望

  2014年,一份來自歐洲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讓所有歐洲人都吃了一驚,居然有超過1/4的歐洲遊客在旅行時關閉手機,以此避免收到高額漫遊帳單。歐洲委員會在歐盟國家總共調查了超過2.8萬人,其中47%的被調查者表示,在旅行時不會選擇使用手機網絡。

  對此,歐洲委員會副主席克羅絲表示震驚,“顯然大部分人對於國際漫遊流量費感到擔憂,我們必須儘快在歐盟國家取消漫遊收費。”Neelie Kroes説,“這不只是一場旅行者和電信公司之間的戰役,用戶在國外限制使用手機,對於運營商來説同樣是損失。”Neelie Kroes補充道,“不僅如此,由於漫遊費用,數以萬計的企業會遭受額外的損失,比如手機軟體公司就會因為用戶在國外減少對軟體的使用而無法獲利,(高昂國際流量收費)這在經濟學角度來説簡直難以理喻。”

  高額的費用一直以來都遭到用戶和歐盟政界炮轟。去年3月18日,在廢除漫遊費的道路上,歐盟走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歐洲議會的第一次針對相關新法律的投票,獲得通過。取消漫遊費的做法,顯然令歐盟的電信運營商感到不滿。歐盟電信行業的一位人士表示,如果法案最終成為法律,歐洲用戶和企業使用通信服務,將會受到影響,電信市場將會進入一個“危險的境地”。

  據媒體報道,歐盟取消的漫遊費,不僅包括通話,也包括短信、手機上網等服務。此前,克羅絲曾經炮轟稱,不公平的出國漫遊費,已經成為歐盟電信行業的“現金牛”。但是,歐洲媒體擔心,如果取消漫遊費之後,歐盟電信公司可能會進行“拆東墻補西墻”,即提高國內通話或者上網的價格標準。

  然而,原定計劃在2015年底開始執行的歐盟國家“零國際漫遊”決定卻在今年3月遭到重創,歐盟政府將這一決議的執行時間推遲至2018年,這迅速引發了歐洲議會成員國的不滿。《國際金融報》記者從歐洲委員會了解到,在歐洲委員會現行規定中,歐盟國家國際漫遊最高標準為:數據下載/瀏覽每兆流量20歐分,但由於4G網絡在歐洲基本已經全面鋪開,流量費依然驚人。

  一位生活在意大利的法國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推遲執行取消漫遊的決定令人失望,“電信運營商是惟一的贏家”。據悉,歐洲委員會下一步將在2018年中再對是否執行免除漫遊費用進行評估,“這一天(取消漫遊費)看起來似乎永遠都不會到來。”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聯繫了德國一位政治學教授Pilar del Castillo Vera,教授在回復記者的郵件中明確表示,“歐洲之間的交流(通訊)應該是簡單的、無須多餘支出的,因為這會在國家和國家之間築起一道無形的墻。”

  Pilar del Castillo Vera教授坦言,自己對於取消國際漫遊非常支持,“當一個德國人可以在西班牙阿裏坎特使用手機和在柏林的家人交談時;當一個英國學生可以在法國旅遊同時和他在英國的同學發短信時;當一個丹麥商人可以無論是從羅馬還是華沙,通過手機下載他在哥本哈根的辦公室中儲存的文件時,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谷歌提供新方向

  谷歌的“取消國際漫遊費”業務,讓人們再度把目光集中到虛擬運營商身上,正如過去微信産品一樣,把手機短信變成了歷史

  眼看所有人對於高昂的國際漫遊費用似乎都束手無策,一向喜歡著眼未來的谷歌公司,最近又拋出一個天馬行空的大計劃——取消國際漫遊費。

  據外媒報道,谷歌已經聯手英國移動運營商Three公司一起做這件事,雙方計劃免掉美國用戶的國際漫遊費。這裡值得一提的是,Three公司的控股股東不是別人,正是幾乎買下了半個英國的亞洲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公司。

  據了解,谷歌的目標是創建一個全球網絡,讓無論客戶身處何地,其利用手機通話、發短信和使用數據流量的費用標準都一樣。和記黃埔旗下移動運營商Three在英國、愛爾蘭、意大利等國家擁有移動網絡,谷歌通過與和記黃埔合作,可以按批發價格訪問Three在這些國家的移動服務。

  谷歌雖然抱有如此大的野心,路途卻註定不平坦。相較移動網絡Three,美國的主流電信運營商包括 AT&T 和 Verizon。這兩家運營商在美國市場份額極大,相當於國內的移動公司和聯通公司,它們也沒有任何動力去做取消國際漫遊額外收費這樣吃力不討好,且接近從自己腰包裏掏錢出去的事情。

  對此,著名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與傳統運營商所認可的業務模式相比,谷歌與和記黃埔的合作顯然更具突破性。”一方面,谷歌不像傳統運營商那般是以兩國運營商的身份來談判,也不像傳統運營商在佈局國際漫遊業務那麼透支,所以這樣的佈局成本會更低。另一方面,谷歌此舉與傳統運營商的國際漫遊費相比,也更具靈活性。在互聯網模式下,谷歌與“和記黃埔”提供的寬頻和電信網絡信號覆蓋香港、澳門、印度尼西亞和丹麥、澳大利亞、奧地利、意大利、瑞典、英國、愛爾蘭等歐洲國家,用戶可以輕鬆享受漫遊的服務,業務調整時間會更快,靈活性也更大。

  谷歌推出的“取消國際漫遊費”業務,讓人們再度把目光集中到虛擬運營商身上。事實上,虛擬運營商成立一週年來,發展得並不順利,原本期望能夠帶動三大運營商改革的目的也沒有達到。其中原因,在分享通信公司執行總裁康志斌看來,多少有點有苦難言。

  屏蔽此推廣內容  康志斌坦言,“我們的虛擬運營商,使用的網絡就是基礎運營商提供的,服務的品質和三大運營商是沒有任何差別的。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三大運營商平行倒挂,即你想拿到的價格,比三大運營商在市面銷售的價格要高,平行倒挂是制約我們發展的重要問題。”

  由於價格倒挂的原因,導致虛擬運營商沒有太多的動力去發展新用戶,畢竟,用戶發展得越多,意味著自己貼錢貼得也會越多。這種尷尬局面,也驅使著虛擬運營商不得不想辦法創新,“取消國際漫遊費”類似的業務也就應運而生。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虛擬運營商毫無機會。有分析認為,既然微信能夠讓電信的短信業務成為歷史,那麼我們也有足夠的信心有一天虛擬運營商會替代運營商,成為消費者眼中的香餑餑。

[編輯:靳松]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