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名日本自衛隊員為什麼選擇自殺?

國際在線2015-05-28 17:08:13

圖片默認標題

資料圖:日本派往伊拉克的自衛隊員

5月28日《朝日新聞》報道,自2003-2009年被派遣到伊拉克以及在印度洋為美軍提供原料的自衛隊員中在回國後有54人相繼自殺。

在日本國內圍繞安保法制問題爭論不休的時候,這則關於自衛隊員自殺的報道把輿論關注的焦點引向安保法制最重要的當事者——自衛隊員們的身上。

在這54名自衛隊員裏,報道中明確提及因海外派兵壓力而自殺的目前僅有4人。雖然具體原因尚不明朗,但是自衛隊員頻繁自殺事件所折射出的日本政治及其國際安全保障戰略的深層問題似乎有必要引起日本政府和民眾的反思。

從歷史傳統來看,日本本身就是一個自殺傾向特別明顯的民族。無論是因標榜“忠義”而盛行的剖腹還是當今因各種壓力而盛行的臥軌,都已經給日本貼上“愛好自殺的民族”之標簽。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 “愛好自殺”的族群中,日本的自衛隊員自殺傾向更加顯著。據相關資料,日本自衛隊員平均每年約有100人選擇以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分析造成自衛隊員自殺的主要原因是不堪忍受來自上級的欺淩以及艱苦的訓練環境。

此外,筆者認為,導致日本自衛隊員自殺現象頻發的更深層原因來自於日本自衛隊制度本身。

首先,在戰後和平主義思潮盛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日本民眾以自衛隊為恥,給自衛隊員帶來一定程度的社會輿論壓力。直到近些年來,日本鬧“兵荒”,大街小巷佈滿了“自衛官募集”的海報,日本政府和新聞媒體才開始積極樹立自衛隊的正面形象,比如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中自衛隊員參與救災獲得高度評價。

其次,日本實行志願兵役制,從軍不是義務,日本年輕人選擇加入自衛隊應該是基於自願的,然而,由於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就業困難、背負債務等原因,自衛隊員們在“不情願”的前提下“自願”加入了自衛隊。據統計自衛隊員自殺率超過日本平均自殺率兩倍以上,這與自衛隊員由於“不情願”加入自衛隊而背負上沉重的心理負擔不無關聯。

第三,自衛隊員的高自殺率跟這一職業性質有著密切關係。自衛隊確實是高薪職業,但也伴隨著高危作業;而且,自衛隊中森嚴的等級制度以及嚴酷的訓練體系,對於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説顯然是一個無比嚴峻的考驗。一旦經受不住來自社會輿論、自身心理障礙以及自衛隊嚴酷的體制等多重內外壓力,自衛隊員選擇自殺就成了一種必然。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派駐到海外的自衛隊員們,陌生的語言和環境、高度危險性以及心理創傷(PTSD)所導致的抑鬱症等都會誘發他們實施自殺。

最後,日本民眾對安倍內閣一意孤行的推行“新安保法”的強烈抗議與反感也給自衛隊員施加了很大壓力。自衛隊員頻發自殺也給當前日本政府關於海外派兵等安保問題的討論潑了一瓢冷水。雖然此類事件在安倍內閣看來僅僅是“負面因素”,並不足以影響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以及海外派兵合法化的進程,但是相關討論也給日本政府敲響了警鐘。

當日本政府力求突破安保禁區的時候,更應傾聽一下那些潛在犧牲者——自衛隊員們的心聲。筆者強調的是普普通通的自衛隊員而不是自衛隊的上層軍官,因為自衛隊中選擇自殺的多為下層自衛隊員,在戰場上他們也是最直接的受害者。(王廣濤 名古屋大學博士研究生)

[編輯:蔣麗麗]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