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國文化季項目總監:傳統是創新的土壤

國際在線2015-05-07 14:14:30

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國文化季項目總監:傳統是創新的土壤

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藝術與創意産業總監、文化一秘馬昌 攝影:聶崢

  國際在線專稿(記者楊歡):莎士比亞、披頭士、007、白金漢宮……英國擁有引以為傲的文化符號,這些經典固化了人們對英國的認知。事實上,英國文化的載體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今年是中英關係史上首個文化交流年,約30個極具創造力和突破性的英國當代藝術項目將在上半年登陸中國,不僅會為中國受眾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獨一無二的英倫藝術盛宴,還將給中英兩國的文創産業創造更多合作機會,留下歷史遺産。

  “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2015 UK-China Year of Cultural Exchange)分為兩個部分:3月至6月由英國大使館/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在華舉辦“英國文化季”活動;7月至10月由中國文化部在英國舉辦“中國文化季”活動。

  圍繞“英國文化季”,國際在線記者獨家專訪了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藝術與創意産業總監、文化一秘馬昌(Nick Marchand)。馬昌談到,英國和中國都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兩國在文化創意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而文化創意的本質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輔之以時代精神的詮釋,從而讓古老的文明在當下煥發新的生機。

  “神探夏洛克”詮釋了文化創意

  記者:談起英國文化,很多人想到的通常是王室、英超、福爾摩斯、搖滾樂、炸魚和薯條等廣為人知的符號。此次“英國文化季”帶給中國受眾的是怎樣的大不列顛文化呢?

  馬昌:我們曾在中國做過一個英國文化認知度的調查,結果和你説的非常相似。的確,如同中國,英國文化底蘊深厚,一些經典人物如莎士比亞、克裏斯托弗·瑞恩(Christopher Ryan,英國老牌男影星)等,早已成為英國的文化名片,駐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而此次我們帶來的是英國文化的另一面,體現在傳統的復興以及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我們關注的是文化經典如何在當代社會綻放新的生命和活力,如何用古今結合的方式來重新演繹經典。

  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叫《神探夏洛克》(Sherlock),它的故事基於文學名著福爾摩斯,但做了很大的改變,創造了可觀的商業價值。這部劇的成功在於,敘事上脫離窠臼,對原著進行後現代解構,用當代人的思維方式來解讀經典。我想,這就是文化創意的表現。

  記者:總的來説,“英國文化季”似乎顛覆了人們對英國文化的傳統認知。那麼,在選擇什麼樣的藝術項目來中國展示上,又有哪些考慮呢?

  馬昌:“英國文化季”的核心詞是“創意”,這主要指能夠推動英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併為其帶來變革性影響的個人和組織。

  比如,大家熟知的英國著名建築師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他是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的設計師,其代表作還包括新型的倫敦雙層巴士,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橫跨泰晤士河的“花園橋”(Garden Bridge)。這座橋將為倫敦帶來更豐富的公共綠色空間,非常有創意。

  這次文化季也有一個極富創意的項目,名叫“聽見,城市的瞬間”(Sitting Still Moving)。這是一個融合了公共藝術和高新科技的參與性藝術活動,在廣州舉辦。當乘客坐在有軌電車裏時,他們可以通過耳機中播放的音樂和旁白,欣賞車窗裏變換的電影畫面,了解沿線建築與人的關係,仿佛在欣賞一部講述廣州城市生活的電影。這個項目會持續到5月底。

  這些活動也許不像大英博物館那樣有名,但他們帶給公眾的藝術體驗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新生代藝術家用全新的方式來進行創作,把創意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記者:從宣傳材料上看,數字媒體是整個“英國文化季”的中心,也是所有活動的技術支撐。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馬昌:科技與藝術的聯姻早已有之,前者為後者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從電影到視覺藝術,一概如此。在數字科技的應用上,英國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入選此次“英國文化季”的蘇格蘭大型表演項目“光速群跑”(Speed of Light),它是一個融合了奔跑、音樂和創新型燈光技術的集體運動。100個人在全球地標性建築附近奔跑,與此同時,他們身上的LED裝置會在夜晚發光,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你會看到,人體運動的能量和建築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更加重要的是,它可以衍生出圖片、電影等其他藝術形式。

  我們這次還帶來了一個公眾參與的項目,5月到7月會開展,叫做“遇見英倫音樂”(UK Music on the Go),地點選在廣州、南京、重慶、北京、上海、武漢六個城市。我們從英國的10個新生代樂隊中選取其代表作品,在200輛公交車上展示這些歌曲的歌詞,旁邊會有該活動的二維碼。公眾掃碼可以聽歌,了解樂隊,並有機會參加英國的Bestival音樂節。中國有龐大的手機用戶群體,通過這種互動式活動,能夠激發公眾對音樂的熱愛,進而使他們成為藝術創作的一部分。

  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創意的母體

  記者:英國被認為是文化創意産業的先鋒,並在該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英國經濟繁榮做出了貢獻。創意産業在英國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有哪些推動因素?

  馬昌:首先,英國有進行創造和創新的歷史傳統,很多大人物對推動英國文化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貢獻,比如莎士比亞、狄更斯,發明萬維網的蒂姆爵士等。另外,英國人天性喜歡冒險和挑戰,能夠靈活適應環境的變化,這些都是創意存在的土壤。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英國文化進步的草根精神,一些中小型的藝術機構因此獲得了發展的機會。

  當然,英國文化創意産業的成功,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在這一點上,英國政府是很有遠見的,事實證明,他們的投資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的文化創意産業?如何向世界傳播中國的優秀文化,您有何建議?

  馬昌:我認為,中國政府抓住了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也認識到了這個市場的潛力和價值。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也是創意産業發展所依託的資源。

  中國的文化創造力令人欽佩。像中國早期改編莎士比亞的戲劇,就極富創新意識,這些作品以莎翁的故事為框架,充實以中國的文化元素和敘事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至於如何讓中國的創意産業發展壯大,我想,政府需要孵化和培植文化創意的土壤,從政策和資金上支持優秀的藝術家、組織和社群來開展創作,並促進他們相互間的合作。

  記者:中國的藝術創作者有時會去模倣西方。您如何看待對外來文化的模倣以及個中利弊?

  馬昌:事實上,英國的文化創意産業也不是百分百的創新,我們也在效倣和吸收外來文化,比如一些娛樂節目就借鑒了美國的同類節目,這就像中國模倣美國的電視節目一樣。“拿來主義”也是文化産業發展的一部分。正所謂沒有學習就沒有超越,通過不斷的學習,中國可以發掘自身的創造力優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産品。

  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到來了

  記者:中英文化合作還有哪些值得開發的領域?

  馬昌:我們兩國在電影、博物館等領域都可以加強合作。就在上個月,我們舉辦了“中英博物館交流與合作圓桌會議”,80多名博物館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了討論。今年10月在上海,我們還將舉辦一個關於表演藝術的論壇。這又將是一個建立長期交流與合作的好機會。

  短短半年的時間,我們無法把英國文化的全部展示給中國受眾,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長期合作關係的建立,希望未來我們兩國間能形成更強勁、更有活力、更具可持續性的合作關係。

  記者:您如何評價人文交流對推動中英關係發展的作用?

  馬昌:正如我剛才所説,加深相互理解和認同,是中英關係發展的驅動力。所以,我們會在“英國文化季”舉辦一系列對話和論壇,涉及表演藝術、博物館、美術、遊戲、動漫等。我們還會邀請英國傑出的藝術家和表演團體來華訪問和交流,比如英國皇家宮廷劇院(Royal Court Theatre),他們此前從未來過中國,也從未接觸過中國優秀的劇作家。這次來華將是雙方加深了解的契機。

  記者:下半年“中國文化季”就要登陸英國了,英國公眾一定很期待吧?

  馬昌:沒錯,據我所知,一些項目非常精彩。享譽世界的中國文化登陸英國,我想,中國人民會為此感到驕傲的。2015年是中英關係史上的“黃金之年”,也希望2016年、2017年甚至更遠的將來,都是“黃金之年”。

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國文化季項目總監:傳統是創新的土壤

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藝術與創意産業總監、文化一秘馬昌 攝影:聶崢

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國文化季項目總監:傳統是創新的土壤

國際在線記者採訪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藝術與創意産業總監、文化一秘馬昌。攝影:聶崢

[編輯:聶崢]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